挡土墙设计规范有哪些(挡土墙施工规范是什么)

钢结构设计11-074.69 K阅读0评论
本文目录,1、,挡土墙设计规范有哪些,2、,挡土墙施工规范是什么,3、,建筑挡土墙设计规范标准是什么,4、,挡土墙长度要求,1,砌筑前,检查砌筑部位是否清理干净浇水湿润,提前1~2天对砖进行浇水湿润, , 2,砌筑操作采用铺浆法,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公分,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公分, 3,小于1/4砖体积的碎砖不能使用, 4,墙体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米,备好防雨冲刷砂浆材料,如收工时采用防雨材料覆盖新砌墙体表面,  5,质量控制,砖砌体总的质量要求是:横平竖直,砂浆饱满,错缝搭接,接槎可靠, 1)横平竖直,砌体灰缝应保证
本文目录

挡土墙设计规范有哪些

1,砌筑前,检查砌筑部位是否清理干净浇水湿润,提前1~2天对砖进行浇水湿润。
2,砌筑操作采用铺浆法,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公分,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公分。
3,小于1/4砖体积的碎砖不能使用。
4,墙体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米。备好防雨冲刷砂浆材料,如收工时采用防雨材料覆盖新砌墙体表面。  5,质量控制。砖砌体总的质量要求是:横平竖直,砂浆饱满,错缝搭接,接槎可靠。
1)横平竖直。砌体灰缝应保证横平竖直,竖向灰缝必须垂直对齐,严禁对不齐而错位,影响墙体外观质量。
2)砂浆饱满。为保证砖块均匀受力和使砌块紧密结合,要求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厚薄均匀。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3)上下错缝。错缝搭接的长度一般不应小于60mm。 4)接槎可靠。砖墙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120mm厚墙放置2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末端应有90°弯钩.

挡土墙施工规范是什么

1、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放出挡土墙边线,划出开挖范围,钉好桩位,在施工场地附近布置控制桩。2、清理基坑及基底处理:根据测量放样的基坑施工范围和设计深度进行开挖。墙基应置于可靠的岩层上,且基础埋入基岩强风化层1~2m,如基底于设计不符,报请监理工程师变更施工方案。3、模板安装A、模板制作:钢模板宜采用标准化的组合模板。组合钢模板的拼装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各种螺栓连接应符合有关标准。钢模板及其配件应按标准的加工图加工,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B、模板安装: 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防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装。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变形。基础侧模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小型结构物,可使用金属线代替拉杆。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 ,若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建筑挡土墙设计规范标准是什么

挡土墙工程的素土压实工作只发生在墙背的回填中,是分层(且分不同构造层)作业,况且都是在浇筑体(或砌体)尚未完全达到强度的情况下进行,根本不可以采用大型机械来夯压。其夯实要求都是具体设计图上的规定,没有专门的规范规定。设计参考的是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挡土墙长度要求

8.3.1 砌筑挡土墙除应按本节执行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第8.1~8.2节的规定。

8.3.2 砌筑毛石挡土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毛石的中部厚度不宜小于200mm;

2 每砌(3~4)皮宜为一个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

3 外露面的灰缝厚度不得大于40mm,两个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0mm。

8.3.3 料石挡土墙宜采用同皮内丁顺相间的砌筑形式。当中间部分用毛石填砌时,丁砌料石伸入毛石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

8.3.4 砌筑挡土墙,应按设计要求架立坡度样板收坡或收台,并应设置伸缩缝和泄水孔,泄水孔宜采取抽管或埋管方法留置。

8.3.5 挡土墙必须按设计规定留设泄水孔;当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泄水孔应在挡土墙的竖向和水平方向均匀设置,在挡土墙每米高度范围内设置的泄水孔水平间距不应大于2m;

2 泄水孔直径不应小于50mm;

3 泄水孔与土体间应设置长宽不小于300mm、厚不小于200mm的卵石或碎石疏水层。

8.3.6 挡土墙内侧回填土应分层夯填密实,其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墙顶土面应有排水坡度。

条文说明

8.3 挡土墙

8.3.2 由于挡土墙一般体积较大,故要求所用毛石的中部厚度应增大,但为了节约砂浆和确保砌体质量,施工时,毛石宜大小搭配使用。本条规定每砌(3~4)皮为一个分层高度,并应找平一次,是为了能及时发现并纠正砌筑中的偏差。以保证工程质量。挡土墙的厚度和所用的石材尺寸一般都较大,因而其外露面的灰缝厚度也相应比一般毛石砌体稍大些,故规定“不得大于40mm”。另外,为增强砌体的整体性,参照有关技术资料,规定“两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0mm”。

8.3.3 从挡土墙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考虑,对料石挡土墙,建议采用同皮内丁顺相间的砌合法砌筑。当中间部分用毛石填砌时,但为了保证拉结强度,规定丁砌料石伸入毛石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

8.3.4 挡土墙因承受侧向压力,一般为变截面,故砌筑时,应按设计要求架立坡度样板进行收坡或收台。本条增加了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泄水孔的具体做法。

8.3.5 挡土墙的泄水孔未设置或设置不当,会使其墙后渗入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不易排出,导致挡土墙的土压力增加,且渗入基础的积水易造成墙体倒塌或基础沉陷,影响房屋的结构安全和施工安全,因此将本条作为强制性条文,要求在挡土墙施工中必须合理设置泄水孔。

对在施工场地周围砌筑的石砌体挡土墙,由于不属于房屋设计内容,设计单位一般也不专门进行详细的施工图设计,因此当设计对泄水孔的设置要求不明确时,应按条文规定执行。

8.3.6 挡土墙内侧的回填土的质量是保证挡土墙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控制其质量,并在顶面应有适当坡度使流水流向挡土墙外侧面,以保证挡土墙内侧土含水量不增加或增加不多,而不会使墙的侧向土压力有明显变化,以确保挡土墙的安全性。

挡土墙的设计规范要求挡土墙设计规范有哪些(挡土墙施工规范是什么)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68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