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钢结构课后答案叶见曙(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定)
叶见曙在《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中,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定进行了详细解释。他首先介绍了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概念,并指出它是衡量混凝土抵抗劈裂破坏能力的重要指标。随后,他详细介绍了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测定方法,包括试件制备、加载方式、测量装置和数据处理等步骤。叶见曙强调,在进行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他还提到了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类型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特点。叶见曙在《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中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定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钢结构课后答案叶见曙
配置在混凝土截面受拉区钢筋的作用
当荷载超过了素混凝土的梁的破坏荷载时,受拉区混凝土开裂,此时,受拉区混凝土虽退出工作,但配置在受拉区的钢筋将承担几乎全部的拉力,能继续承担荷载,直到受拉钢筋的应力达到屈服强度,继而截面受压区的混凝土也被压碎破坏。钢筋的作用是代替混凝土受拉(受拉区混凝土出现裂缝后)或协助混凝土受压。
解释名词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我国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规定以每边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以MPa为单位)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用符号cuf表示。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
我国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规定以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以MPa为单位)称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用符号cf表示。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
我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规定,采用150mm立方体作为标准试件进行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操作,则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tsf按下式计算:20.637tsFFfAπA。
混凝土轴心受压的应力—应变曲线特点
完整的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由上升段OC、下降段CD和收敛段DE三个阶段组成。上升段:当压应力0.3cf左右时,应力——应变关系接近直线变化(OA段),混凝土处于弹性阶段工作。在压应力0.3cf后,随着压应力的增大,应力——应变关系愈来愈偏离直线,任一点的应变可分为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两部分,原有的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发展,并在孔隙等薄弱处产生新的个别裂缝。当应力达到0.8cf(B点)左右后,混凝土塑性变形显著增大,内部裂缝不断延伸拓展,并有几条贯通,应力——应变曲线斜率急剧减小,如果不继续加载,裂缝也会发展,即内部裂缝处于非稳定发展阶段。下降段:到达峰值应力点C后,混凝土的强度并不完全消失,随着应力的减小(卸载),应变仍然增加,曲线下降坡度较陡,混凝土表面裂缝逐渐贯通。收敛段:在反弯点D点之后,应力下降的速率减慢,趋于残余应力。表面纵缝把混凝土棱柱体分为若干个小柱,外载力由裂缝处的摩擦咬合力及小柱体的残余强度所承受。
混凝土的徐变
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主要影响因素包括:(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大小;(2)加荷时混凝土的龄期;(3)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配合比;(4)养护及使用条件下的温度与湿度。
混凝土的徐变和收缩变形的不同之处
徐变变形是在持久作用下混凝土结构随时间推移而增加的应变;收缩变形是混凝土在凝结和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的现象,是一种不受力情况下的自由变形。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粘结应力和粘结强度
(1)粘结应力:变形差(相对滑移)沿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产生的剪应力;(2)粘结强度:实际工程中,通常以拔出试验中粘结失效(钢筋被拔出,或者混凝土被劈裂)时的最。
以上内容提供了《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的部分课后答案,涵盖了混凝土的基本性能指标、钢筋的作用以及混凝土的徐变和收缩变形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答案仅供参考,具体解答可能会有所不同。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实际应用
混凝土徐变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