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下沉加固常用方法有哪些呢(地基加固新技术发展趋势)
地基下沉加固是确保建筑物安全和稳定的关键措施。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1. 灌浆法:通过向土壤中注入化学浆液,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地基。,2. 置换法:使用砂、碎石或混凝土等材料替换地基中的软弱土层,以增强其稳定性。,3. 锚杆支护:利用钢筋或其他材料制成的锚杆固定在土壤中,提供额外的支撑力。,4. 预应力技术:通过施加预应力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抗剪能力。,5. 地基注浆与排水:同时进行注浆和排水操作,改善土壤的渗透性并减少水分积聚。,6. 地基基础加固:对现有建筑的地基进行改造,如扩大基础面积、加深基础深度或改变基础形状。,,随着技术的发展,地基加固新技术不断涌现,如采用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地基状况,以及应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如碳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等)以提高加固效果。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更有效地解决地基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一、地基下沉加固的常用方法
- 换填垫层法:
- 主要用于浅层软基与不均匀地基之间的处理,可直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消除膨胀土的胀缩。具体是在地面以下一定范围内开挖软土,用高强度、低压缩性、无腐蚀性的材料回填。
- 强夯法:
- 适用于处理低饱和度的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素填土。通过十几吨到几百吨的重锤从几米到几十米的高度下落,对土壤动态夯击,使土壤被压实,降低其压缩性,提升强度。
- 强夯置换法:
- 砂石桩法:
- 适用压实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升地基的承载力,降低压缩性质,也能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主要是利用振动或是冲击荷载把底部带瓣式桩靴桩管压入地层,在软弱地基中形成孔洞,再从桩管进料口向桩管中投进碎石,再边挤密边拔出桩管,形成密实的碎石桩,和桩周土共同形成复合地基。
- 基础补强注浆方式加固法:
- 适用于基础因为受到不均匀沉降、冻胀或其他任何原因所引起的基础裂损时候的加固。注浆施工时,要先在原基础裂损处钻孔,注浆管的直径可以为25mm,钻孔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应小于30°,钻孔孔径应该比注浆管直径大2 - 3mm,孔距可为0.5 - 1.0m。浆液材料可采用水泥浆等,注浆压力可取0.1 - 0.3MPa。如果浆液不下沉,则可渐渐加大压力直至0.6MPa,浆液在10 - 15min内如不再下沉就可停止注浆。注浆有效的直径一般为0.6 - 1.2m。对单独基础每边钻孔不应少于2个;对条形基础应沿基础纵向分段施工,每段长度可取1.5 - 2.0m。
- 加大基础底的面积法:
- 只适用于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底面积尺寸没满足设计要求时候的加固。可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相关规定,如当基础承受偏心受压的时候,可以采取用不对称方式加宽;如当承受的中心受压时,可采用对称方式加宽等。
- 加深基础方法:
- 适用于地基浅层有较好的土层可作为持力层且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施工步骤包括先在贴近既有建筑基础的那一侧分批、分段、间隔开挖长约1.2m,宽约0.9m的竖坑,对坑壁不能直立的砂土或软弱地基要进行坑壁支护,竖坑底面可比原基础底面深1.5m等。
- 搅拌桩加固法:
- 可搭建数个搅拌桩为基底,加入水泥硬化后来加大承载力。
- 高压注浆加固方法:
- 在已经损坏的地基上钻个27或28毫米的管道,再往里面灌入水泥浆水。
- 锚杆静压桩法:
- 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土加固及纠倾加固。
- 树根桩法(压浆灌注桩):
- 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土加固。
- 摩擦桩加固法:
- 可大大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抗剪强度。
- 地基扩基法:
- 适用于地基承载力低的情况。
- 静压桩加固法:
- 打入预制桩到地基之下。
- 注浆加固法:
- 适用于疏松的砂质土壤的地基。
- 深度搅拌法:
- 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
- 地下挡墙法:
- 阻止地基边缘土体的位移。




地基下沉加固的成本对比
不同加固方法的适用条件
地基加固后的维护要点
地基加固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