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框架加固设计规范最新版本(混凝土框架结构实战设计)
一般加载至钢材的设计力值,检测结果直观、可靠。
墙体植筋规范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植筋是指在混凝土.墙体岩石等基材上钻孔,然后注入高强植筋胶,再插入钢筋或型材,胶固后将钢筋与基材粘接为一体,是加固补强行业较常用的一种建筑技术. 工艺流程:定位 →钻孔 → 清孔 → 钢材除锈 → 锚固胶配制 → 植筋 → 固化、保护 → 检验 1.定位 1.1.按设计要求标示钻孔位置、型号,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均宜植在箍筋内侧(对梁、柱)或分布筋内侧(对板、剪力墙)。 2.钻孔 2.1.钻孔宜用电锤或风钻成孔,如遇钢筋宜调整孔位避开。如采用钻石钻孔机成孔,钻孔内碎屑应用洁净水冲洗干净,并晾晒至干燥。 2.2.钻孔孔径d 4∽8mm(小直径钢筋取低值,大直径钢筋取高值,d为钢筋、螺栓直径)。 2.3.当基材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对HRB335(Ⅱ级)、HRB400、RRB400(Ⅲ级)级螺纹钢筋,Q235、Q345级螺栓和5.6级螺杆,钻孔孔深15d,锚固力一般即可大于钢材屈服值。对无螺纹(即光圆)钢筋或螺杆,钻孔深度宜再增加5d。 经过广固加固技术系统试验证明:小直径圆钢植筋,端头推荐采用带弯钩样式,锚固综合性能最好。此时钻孔孔径宜比端头尺寸大1∽2mm。 2.4.实际钻孔深度可参考15d的基准,根据实际所需锚固力大小,并考虑构造要求,现场拉拔试验或按照有关规范计算确定。 2.5. 当基材强度等级低于C20,或在素混凝土(或岩石)上植筋,应适当增加锚固深度。 2.6. 当实际所需锚固力较小时(如用螺栓固定器具、管线、支架等),可按螺栓长度确定钻孔深度,但深度不宜小于5d。 2.7.钻孔有效深度自构件表面坚实的混凝土算起。 2.8.钻孔不应设置于构件的保护层或装饰层内。 2.9.所用主要器具:电锤或风镐。 3.清孔 3.1.钻孔完毕,检查孔深、孔径合格后将孔内粉尘用压缩空气吹出,然后用毛刷将孔壁刷净,再次压缩空气吹孔,应反复进行3∽5次,直至孔内无灰尘碎屑,最后用棉布蘸丙酮拭净孔壁,将孔口临时封闭。若有废孔,清净后用植筋胶填实。 3.2.钻孔孔内应保持干燥。 3.3.所用主要器具:空压机、毛刷。 4.钢材除锈 4.1.钢材锚固长度范围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净(新钢筋、螺栓的青色氧化外皮也应除去),并打磨出金属光泽,采用角磨机和钢丝轮片速度较快。 4.2.所用主要器具:角磨机、钢丝轮片。 5.锚固胶配制 5.1. 植筋胶为A、B两组份,配胶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器可由电锤和搅拌齿组成,搅拌齿可采用电锤钻头端部焊接十字形Φ14钢筋制成。少量可用细钢筋棍人工搅拌。 5.2.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配合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10分钟左右至A、B组份混合均匀为止。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 5.3.胶应现配现用,每次配胶量不宜大于5公斤。 5.3.所用主要器具:搅拌器、容器、衡器、腻刀、手套。 6.植筋 6.1垂直孔植筋将胶直接流、捣进孔中即可 6.2.水平孔植筋可用Φ6细钢筋配合托胶板(干净木板)往孔内捣胶,也可让施工人员戴好皮手套,将配好的胶成团塞、捣进孔内。 6.3.倒垂孔植筋请选用高触变型植筋胶,该胶不流淌,可成团塞、捣入孔。 6.4.钢筋、螺栓可采用旋转或手锤击打入孔,手锤击打时,一手应扶住钢筋或螺栓,以保证对中并避免回弹。若先将一较短电锤钻头端部焊接6mm厚小铁板,然后将电锤功能调为冲击状态,利用电锤的持续冲击力,可克服植筋胶的阻力,快速无回弹地将钢筋送至孔底。大量或大直径植筋推荐采用此。 6.5.锚固胶填充量应保证插入钢筋后周边有少许胶料溢出。 6.6.所用主要器具:手套、细钢筋、托胶板、手锤。 7.固化、保护 7.1.植筋胶有一个固化过程,曰平均气温25℃以上12小时内不得扰动钢筋,曰平均气温25℃以下24小时内不得扰动钢筋,若有较大扰动宜重新植。 7.2.植筋胶在常温、低温下均可良好固化,若固化温度25℃左右,2天即可承受设计荷载;若固化温度5℃左右,4天即可承受设计荷载,且锚固力随时间延长继续增长。 8.检验 植筋后3∽4天可随机抽检,检验可用千斤顶、锚具、反力架组成的系统作拉拔试验。一般加载至钢材的设计力值,检测结果直观、可靠。 9.注意事项 9.1.锚固构造措施要满足《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有关规定。 9.2.孔内尘屑是否清净、钢筋、螺栓是否除锈、胶配比是否准确、是否搅拌均匀、孔内胶是否密实决定了锚固效果的优劣。 9.3.结构胶添加了纳米防沉材料,但每次使用前检查包装桶内胶有无沉淀是良好的习惯,若有沉淀,用细棍重新搅拌均匀即可。 9.4.冬季气温低时,A组分偶有结晶变稠现象,只需对A胶水浴加热至50℃左右,待结晶消除搅匀即可,对胶性能无影响。 9.5.推荐的搅拌时间应予以保证,冬季施工并应再延长3分钟左右。A、B胶配胶工具不得混用。 9.6.施工场所平均温度低于0℃,可采用碘钨灯、电炉或水浴等增温对胶使用前预热至30∽50℃左右使用,应注意不得让水混入桶内。施工场所平均温度低于-5℃,建议对锚固部位也加温0℃以上,并维持24小时以上。 9.7.结构胶完全固化后为无毒级材料,但未固化前个别组分对皮肤、眼睛有刺激性,而且胶固化后也不易清除,所以施工人员应注意适当的劳动保护,如配备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人体直接接触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 9.8.周围环境温度越高,每次配胶量越大,可操作时间越短。预估适用期内的每次配胶量,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9.9.结构胶宜在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保质期18个月。 9.10结构胶的性能在不断改进中,使用说明也可能随之变更,请以随货配备的为准。植筋工程的施工应由具过硬施工工艺技术的专业施工队伍完成,并应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混凝土加固方案是怎样的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
2工程加固说明:
本工程包括植筋、柱包钢压力注胶、钢结构支撑梁、混凝土墙体拆除。根据现场图纸设计要求以及现行《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和《后锚固技术规程》,特拟定以下具体施工方案:
二、植筋施工方案
工艺流程:打孔→清孔→钢筋处理→配胶→钢筋植入→养护。
1施工必须在-10℃以上环境下施工,施工使用温度环境低于-10℃时,应采用升温处理措施。
2其它施工前安全注意事项:
2.1施工前须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电线有无破损、漏电现象。
2.2高空作业时以搭设脚手架并系好安全带。
3定位
3.1按设计要求标示植筋钻孔位置、型号,如果基材上存在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均宜植在箍筋内侧(对梁、柱)或部分布筋内侧(对板、剪力墙)。
3.2该工序所用主要工具:卷尺、墨斗、铅笔。
4、钻孔
4.1 钻孔宜采用冲击电锤成孔,如遇不可切断钢筋应调孔位置避开,对于固立特高效植筋胶,钻孔直径d 4~8mm,锚固长度15d,均能保证所植钢筋达到屈服。
4.2钻孔孔壁潮湿,有水对锚固力没有影响。
4.3该工序所用主要工具:电锤、水钻或风镐。
附表:
螺纹钢筋直径
(mm) 钻孔直径
(mm) 锚固长度
(mm) 24h后拉拔力
(KN)
10 14 150 26.50
12 16 180 38.50
14 18 210 52.20
16 20 240 61.80
18 22 270 86.30
20 25 300 106.20
22 28 330 127.80
25 30 375 166.40
5清孔
5.1钻孔完毕,孔内粉尘用压缩空气将孔内粉屑吹出,然后用毛刷将孔壁刷净然后检查孔深、孔径,合格后将孔口临时封闭。
5.2该工序所用主要工具:清孔风机、毛刷、卷尺。
6钢筋除锈
6.1钢筋锚固长度范围的铁锈应清除干净。
6.2该工序所用主要工具:角磨机、钢丝轮片。
7植筋
7.1将浸泡好的植筋胶放入孔内,也可用细钢筋配合往孔内送胶。锚固胶填充量已插入钢筋后有少量剂溢出为宜,钢筋可采用旋转或手锤击打入孔。该植筋锚固胶不流淌,水平孔、倒垂孔也可方便快捷植筋。
7.2该工序所用主要工具:手套、手锤。
8固化、养护
固立特植筋在常温、低温下均可良好固化,若固化温度20℃左右,24小时即可负载使用;若固化温度在0℃左右,48小时可负载使用;植筋后4小时内不得扰动钢筋,若有较大扰动宜重新植筋。
9检验
9.1固立特植筋胶力学性能极佳,正常操作即可达到钢筋设计值而锚固端无损。检验一般采用千斤顶、锚具、反力架系统做拉拔试验。
9.2该工序所用主要工具:千斤顶、锚具、反力架、压力表。
9.3检验标准:以国家承认工程检测中心检测数据为工程施工质量依据。
三、外包型钢加固(压力注胶)
施工工艺: 表面处理→安装→预埋胶管→封边→配胶→加压→固化检测→防腐处理
1施工准备施工前应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必须要将结构面清理干净,按设计图纸,在混凝土粘钢位置测放打磨控制线,待打磨工作完成后补加粘钢位置线。
2砼表面打磨打磨掉混凝土浮层,直至完全露出坚实新结构面,混凝土表层出现剥落、空鼓、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以剔除,用指定材料修补,裂缝部位应首先进行封闭处理。
3钢材表面打磨钢材粘接面,须进行除锈和粗糙处理。用砂轮磨光机打掉腐蚀层。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其后擦拭干净。
4组装焊接根据图纸或洽商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钢材进行组装焊接,角钢与原结构柱尽量贴紧,竖向基本顺直,如原结构柱出现较大偏差,应进行顺直处理,箍板与角钢搭接部位需焊接,焊缝应符合设计及《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要求。
5埋管注胶
5.1焊缝检验合格后,用环氧砂浆沿钢材边缘封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埋管位置及间距。如不埋管,可在角钢和箍板上钻φ6注胶孔,孔间距不大于500mm。
5.2严格按结构胶说明书提供的配比配制,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以40~50分钟用完为宜。
5.3用气泵和注胶罐进行注胶,注胶时竖向按从下向上的顺序,水平方向按同一方向的顺序,注胶时待下一注胶管(孔)溢出胶为止,依次注胶,直至所有注胶管(孔)均注完。最后一个注胶管(孔)用于出气孔,可不注胶,注胶结束后清理残留结构胶。
6竣工验收结构胶固化后用小锤轻轻敲击钢材表面,从音响判断粘接效果,如有个别空洞声,表明局部不密实,须再次高压注胶方法补实。
四、墙体拆除及钢结构梁承托
1墙体拆除前应对上部分保留墙体进行卸荷支撑处理,然后在高于扶梯洞口相应的位置沿墙体凿出高度500mm,宽度与墙体等宽的空口(置放支撑钢梁)。
2确定钢梁两端的支点,采用植筋工艺固定牛腿埋件与钢梁焊接,其标准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规范》,钢梁置放完毕后,梁顶与墙体之间的缝隙用环氧砂浆进行填补。钢梁表面涂刷防锈漆。
3测定出需拆除轻体的位置,做好安全防护,采用水钻切割或风镐剔除,做到不破坏其它原结构。
五、安全技术措施
1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培训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规》,遵守公司关于《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的有关内容;
2开工前技术人员必须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内容、方案和安全注意事项,明确各工种岗位职责,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监督;
3施工区域内拉好围栏,与施工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4施工作业环境保持整洁卫生,减少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
5对参加本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培训,杜绝野蛮施工。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中梁区等代箍筋是什么意思
这个需要看具体什么条款吧,一般是通过加固替代箍筋的做法,如碳布U型箍,钢板箍等~
植筋深度15d是哪个规范
jgj145-2013植筋深度要求,钢筋植筋深度不得低于15d植筋钢筋的锚固长度是15D;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规定:深固建筑抗震加固。一般拉结筋二次结构填充墙8mm或者是6mm,选择的拉接筋10d就够了。
请资询框架梁支设加固要求,标准
不同的建筑,结构也是不一样的,房屋结构有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钢结构。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框架结构建筑越来越多了,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钢筋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框架结构建筑应该如何加固?框架结构建筑的主要构件就是框架梁和框架柱,梁和框组成的框架就是用来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结构。在框架结构建筑出现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加固的时候,主要是针对框架梁和框架柱来进行加固的,这是房屋加固相比是有区别的。那么框架结构建筑应该如何加固呢?一、框架柱加固1、框架柱轴压比超过规范规定可根据碳纤维布试验结果缠绕加固,增加柱混凝土侧向约束,并提高构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2、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条件在原柱四周加包钢筋混凝土,增强区域框架柱承载能力。3、留用原结构柱,在柱周包型钢骨架,并在二者之间灌注结构胶,随后对加固后的柱外包钢丝网抹高强砂浆。框架结构建筑应该如何加固?二、框架梁加固1、采取结构胶粘钢板剪力箍加固框架梁,并在钢板表面抹水泥浆。2、对于主梁端部箍筋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梁体,可在梁端粘贴U形碳纤维布提高抗剪能力。3、对非结构垂直裂纹进行结构胶灌注加压封闭处理。4、进行钢筋阻锈处理,穿入加强通长筋,植入U形箍筋,安装抗剪钢托座并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框架结构建筑的优点是有很多的,优点有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框架结构建筑越来越多,这是与它的优点是分不开的。
梁加固规范
施工规定5.1 一般规定5.1.1 采用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应由熟悉该技术施工工艺的专业施工队伍承担,并应有加固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5.1.2 施工必须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 施工准备;2 混凝土表面处理;3 配制并涂刷底胶;4 配制修补胶并对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处进行填补和找平处理;5 配制并涂刷结构胶粘剂;6 粘贴碳纤维片材;7 表面防护;5.1.3 施工宜在环境温度为5oC 以上的条件下进行,应符合配套胶粘剂要求的施工使用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5oC时,应采用低温固化型的配套胶粘剂或采取升温措施。5.1.4 施工时应考虑环境温度对胶粘剂固化的不利影响。5.1.5 在进行混凝土表面处理和粘贴碳纤维片材前,应按加固设计部位放线定位。5.1.6 胶粘剂配制时,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配比称量并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至色泽均匀。在搅拌容器内及搅拌器上不得有油污和杂质。应根据现场实际环境温度确定胶粘剂的每次拌和量,并按要求严格控制使用时间。5.2施工准备5.2.1 应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5.2.2 应根据施工现场和被加固构件混凝土的实际状况,拟订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计划。5.2.3 应对所使用的碳纤维片材、配套胶粘剂、机具等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5.3表面处理5.3.1 应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夹渣、疏松、蜂窝、麻面、起砂、腐蚀等混凝土缺陷,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并修复平整。对较大的孔洞、凹陷、露筋等部位,在清理干净后,应采用粘结能力强的修复材料进行修补。5.3.2 应按设计要求对裂缝进行灌缝或封闭处理。5.3.3 粘贴碳纤维布的混凝土表面应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转角粘贴处应进行导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曲率半径不应小于20MM。5.3.4 混凝土表面应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5.4涂刷底胶5.4.1应按胶粘剂生产厂家提供的工艺条件配制底胶。5.4.2应采用滚筒刷将底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应在底胶表面指触干燥时,立即进入下一工序的施工。5.5找平处理5.5.1应按产品生产厂家提供的工艺条件配制修补胶。5.5.2应对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用修补胶填补平整,不应有棱角。5.5.3转角处应采用修补胶修成光滑的圆弧,其曲率半径不应小于20mm。5.5.4宜在修补胶表面指触干燥后,尽快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5.6粘贴碳纤维片材5.6.1应按下列步骤和要求粘贴碳纤纤布:1. 应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2. 应按生产厂家提供的工艺条件配制结构胶粘剂,并均匀涂抹于粘贴部位;3. 将碳纤维布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位置,采用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出气泡,使胶液充分浸透碳纤维布;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4. 多层粘贴时应重复上述步骤,并应在碳纤维布表面的结构胶粘剂指触干燥时立即进行下一层粘贴;5. 应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结构胶粘剂。5.6.2 应按下列步骤和要求粘贴碳纤维板:1. 应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板,并按生产厂家提供的工艺条件配制结构胶粘剂;2. 应将碳纤维板表面擦拭干净至无粉尘。当需粘贴两层时,底层碳纤维板的两面均应擦拭干净;3. 擦拭干净的碳纤维板应立即涂刷结构胶粘剂,胶层中央应呈拱起状,平均厚度不应小于2mm;4. 应将涂有胶液的碳纤维板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位置。用橡皮滚筒顺纤维方向均匀平稳压实,使胶液从两边挤出,保证密实无空洞。当平行粘贴多条碳纤维板时,两条板带之间的空隙不应小于5mm;5.需粘贴两层碳纤维板时,应连续粘贴。当不能立即粘贴时,再开始粘贴前应对底层碳纤维板重新进行清理。5.7表面防护5.7.1 当需要做表面防护时,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处理,并保证防护材料与碳纤维片材之间有可靠的粘贴。5.8施工安全和注意事项5.8.1 碳纤维片材为导电材料,施工碳纤维片材时应远离电气设备和电源,或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5.8.2 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碳纤维片材弯折。5.8.3 碳纤维片材配套胶粘剂的原料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5.8.4 胶粘剂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5.8.5 现场施工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施工保护措施。
混凝土框架加固设计规范最新版本混凝土框架加固设计规范最新版本(混凝土框架结构实战设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