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是确保结构安全的关键步骤。通过计算结构风振系数来评估建筑物在风力作用下的稳定性。风振系数考虑了建筑物的形状、尺寸及周围环境因素对风荷载的影响。等效静态风荷载的计算为简化过程提供了方法,它通过将动态风荷载转换为一个等效的静态荷载,从而简化了计算过程。惯性力的计算涉及分析建筑物及其构件的质量分布和运动情况,以计算由于风力引起的惯性力。这些计算方法共同作用,确保高层建筑能够抵抗各种风力条件下的结构响应,保障人员安全和建筑稳定。
一、基于规范的计算方法
- 遵循相关标准
- 风荷载的计算一般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 2012)对风荷载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计算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形状、风速等因素,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系数进行综合计算。
- 计算步骤
- 确定设计基本风速:根据所在地的气象条件和地理位置确定。例如,基本风压值w0?系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10m高统计所得的5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v0?为标准,按w0?=21?ρv02?确定的风压值。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值应按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
- 考虑风场因素:要考虑建筑物所处的风场情况,包括地形、建筑物等因素。比如山地建筑应考虑地形条件的修正,对于山峰和山坡,修正系数应按相关公式计算;对于山间盆地、谷地等闭塞地形,修正系数可在0.75?0.85选取;对于与风向一致的谷口、山口,修正系数可在1.20?1.50选取。
- 确定结构体型系数
- 对于普通的高层结构,结构体型系数一般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 2012)表8.3.1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 2010)第4.2.3条取包络值。
- 需要更细致进行风荷载计算的建筑可由风洞试验确定。风洞试验中各点的风压系数的计算公式为Cp?=21?ρv02?p?p0??(其中Cp?为风压系数,p为测点压力,p0?为参考点静压,ρ为空气密度,v0?为参考点风速),风载体型系数μsi?与风压系数Cp?有关系μsi?=Cp?h0?hi??(其中hi?为i点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h0?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 2012)8.2取值)。
- 计算结构风振系数
- 对于普通的建筑结构,风振系数可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 2012)式(8.4.3)计算。
- 对平面形状或立面形状复杂,立面开洞或连体建筑的风振系数可按风洞试验确定。时域法的步骤包括通过风洞试验或模拟获得结构表面风压时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建模,将风压荷载力时程Fi?作用在表面节点上,然后进行时程计算分析,可得结构各个节点的位移时程响应,结构风振系数计算公式为β=Ra?/Rd? 。
二、考虑风组成部分的计算方法
- 等效静态风荷载计算
- 惯性力计算:根据高频动态天平试验结果,求出高层建筑底部的平均风力(包含力矩和剪力)和脉动风力,在给出高层建筑结构参数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由共振加速度进一步求出惯性力。惯性力沿高度分布惯性力均方根σaf?(z)表达式为与沿高度的质量m(z)和沿高度的加速度有关(具体公式根据实际结构参数确定),惯性力由振动产生,由加速度和质量决定。
- 平均风力和脉动风力计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