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材料焊接后的保温处理差异(冬季电焊施工保温方法)
在冬季进行电焊施工时,保温处理对于确保焊接质量和延长材料寿命至关重要,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的保温措施来防止热量损失,铝材和钢材由于导热性高,需要采用更厚重的保温材料,如岩棉或泡沫塑料;而不锈钢则适合用隔热垫片和密封胶带,保温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其耐温性和防火性能,正确的保温方法包括使用保温被、覆盖层、隔热垫和密封胶带,并注意保持焊接区域干燥,避免水分导致的冷凝问题,定期检查保温层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以确保保温效果持久,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选择合适的保温方法和材料,是冬季电焊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钢材料
- 普通碳钢和低合金钢
- 焊前预热:当焊件温度低于0°C时,所有钢焊缝应在起始焊接点100mm范围之内预热至15°C以上。预热温度最高不应大于250°C,层间温度也不应大于250°C。常采用火焰加热、工频感应加热和红外线加热等方法,一般在坡口两侧约80mm范围内均匀加热,加热宽度应大于5倍的板厚。如果焊件厚度较大、结构刚度大或者焊接环境温度低等因素影响时,需要进行焊前预热以保证焊接质量,这是因为预热能降低焊后冷却速度,减小热影响区的温度差别,有助于减小因温度差别而造成的焊接应力。如果不能立即进行焊后热处理时,焊后应立即均匀加热至200 - 350°C,并保温缓慢冷却,保温时间应根据后加热温度和焊缝金属厚度确定,不应少于30分钟,加热范围不应小于焊前预热范围。
- 焊后热处理:对于有抗应力腐蚀要求的焊缝,应进行焊后热处理。现场设备分段装配焊的环缝、管道焊缝及焊补的热处理应采用局部加热法,加热区应包括焊缝、热影响区和其它相邻的母材,焊缝每侧加热范围不应小于焊缝宽度的3倍,加热区之外100mm范围之内应保温。多层保温时,每层的接缝应错开,热处理过程之中,保温层不得松动、脱落。焊后热处理的升温速率和冷却速率应符合要求,如当加热温度升至400°C时,加热速率不应超过(205 * 25/t)°C/h(t为焊后热处理焊件的厚度),且不应超过205°C/h;恒温期之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温差小于65;恒温之后的冷却速度不应超过(260 * 25/t)°C/h,且不应超过250°C/小时,在400°C以下也可使用自然冷却。
- 奥氏体不锈钢
- 焊前预热:通常不需要进行预热,因为预热会使热影响区在危险温度区的停留时间增加,从而增大腐蚀倾向。
- 焊后热处理:奥氏体不锈钢复合钢不适合焊后热处理。在焊接过程中层间温度不应大于150°C。
- 调质钢
- 焊后热处理:焊缝焊后热处理温度应低于其回火温度。
二、硬质合金
- 冷却速度的影响
- 由于硬质合金和刀体(如在刀具制造中的焊接情况)的热膨胀系数和导热系数有较大差异,硬质合金焊接后在冷却过程中,特别是冷却至300°C以下温度时,如果冷却速度太快,刀体将发生急剧塑性变形,导致硬质合金产生裂纹。所以需要进行适当的保温处理,防止出现局部过热或快冷的现象。例如研究发现保温时间4h,保温温度300°C时,YL10.2硬质合金产品的扭矩强度最大,能达到较好的焊接质量。
三、不同材料焊接后保温处理差异总结
- 保温需求的原因不同
- 钢材料:主要是为了调节焊接过程中的热应力、防止裂纹产生以及满足抗应力腐蚀等要求。例如普通碳钢和低合金钢,其预热、后热及保温处理与材料的厚度、结构刚度、焊接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是为了确保焊缝和热影响区的性能稳定,防止出现焊接缺陷。
- 硬质合金:是因为其与其他连接材料(如刀体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导热系数差异大,过快的冷却速度会导致硬质合金产生裂纹,所以需要通过合适的保温处理来保证焊接质量。
- 保温参数不同
- 钢材料:如碳钢和低合金钢的预热温度、层间温度、焊后热处理的升温速率、恒温温度范围、冷却速率等都有明确的数值范围要求,这些参数与焊件厚度等因素相关。而奥氏体不锈钢不需要预热,且有不同的层间温度要求和不适合焊后热处理的特性。
- 硬质合金: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是影响其焊接性能的关键参数,如上述提到的YL10.2硬质合金在保温时间4h、保温温度300°C时可达到较好的焊接效果。
钢材料焊接预热的最佳实践
硬质合金焊接裂纹预防措施
不同材料焊接保温处理比较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温度控制





冬季电焊后保温材料选择及应用指南
立即提交冬季电焊后保温材料选择及应用指南 冬季电焊后,为保证焊接质量,应选用如保温毯、硅酸盐板等保温材料对焊缝进行保温处理。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有效减少热量散失,提高焊接效率。 在冬季进行电焊作业时,由于环境温度较低,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容易迅速散失,这不仅影响焊接质量,还可能增加操作难度。 因此,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对焊缝进行保温处理至关重要。 一、保温材料的选择 1.保温毯:保温毯是一种常用的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柔软性,易于包裹在焊缝周围。 它可以有效减少热量散失,提高焊接效率。 2.硅酸盐板:硅酸盐板是一种无机保温材料,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和防火性能。 它可以在焊接过程中提供稳定的保温效果,确保焊缝质量。 二、保温材料的使用方法 1.在焊接完成后,立即将选定的保温材料包裹在焊缝周围,确保材料紧密贴合焊缝,减少热量散失。 2.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在保温材料外再加盖一层防护罩,以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 3.保温时间应根据具体的焊接材料和厚度来确定,以确保焊缝充分冷却并达到理想的机械性能。 三、注意事项 1.在使用保温材料时,应注意材料的存放和保管,避免受潮或损坏。 2.在包裹保温材料时,应确保焊缝周围清洁干燥,以免影响保温效果。 3.保温材料使用后应及时清理和回收,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在冬季进行电焊作业时,选用合适的保温材料对焊缝进行保温处理是提高焊接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保温材料,可以有效减少热量散失,提高焊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以上内容来自深圳市搜了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50 陶瓷纤维板600*400硅酸铝挡火板耐高温度1260℃窑炉保温隔热材料 真实性已核验 淄博金河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查看电话在线咨询¥5.50 高纯型硅酸铝模块保温隔热窑炉吊顶专用陶瓷隧道窑含锆型可定制 金河品牌 查看电话在线咨询¥12.50 陶瓷纤维纸工厂现货耐火隔热纸硅酸铝纤维毡厂家保温隔热材料 陶瓷纤维硅酸铝模块折叠组块耐高温隔热锅炉窑炉内衬保温耐火材料 以上内容来自第三方,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由来源第三方负责,仅供您参考。
电焊施工保温方法-百度爱采购
立即提交电焊施工保温方法 一、遮挡保温法 遮挡保温法是电焊施工中最常用的保温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在焊接区域周围搭建遮挡物,用来挡住风、雨、雪、尘等外界干扰,保持焊接区域的温度稳定。 遮挡物可以使用大布帘、篷布、防风墙等材料制作,注意对接严密,防止冷风侵入。 二、预热保温法 预热保温法是针对特殊焊接材料或焊接件形式而设计的保温方法。 对于一些大型、厚壁或低温材料的焊接,需要进行预热保温,以提高焊接区域的温度,保证焊缝质量。 预热保温可以使用火炉、电炉等设备,在焊前进行预热处理,以提高焊接质量。 三、后热保温法 后热保温法适用于焊接后的保温处理。 其原理是在完成焊接后,使用加热设备将焊接区域加热,保持一定温度,以促进焊缝的形成。 后热保温一般使用火炬或电烙铁等设备进行加热,注意加热时间和温度的控制,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 四、其他保温方法 除了以上介绍的三种常用保温方法,还有其他一些辅助保温方法,如采用保温材料进行包覆、使用隔热罩等。 这些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持焊接区域的温度稳定,提高焊接质量。 综上所述,电焊施工中保温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影响着焊接质量和设备使用寿命。 针对不同焊接要求,可以采取不同的保温措施,保证焊接质量和安全。 以上内容来自第三方,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由来源第三方负责,仅供您参考。 未经权利方授权许可禁止任何第三方转载、引用,权利方保留追究权利。
焊后热处理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应根据钢的淬透性、焊件厚度、结构刚度、焊接方法、焊接环境和使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应在焊接工艺文件之中规定,并通过焊接工艺评定进行验证。 焊前预热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常用钢种的最低预热温度符合下表。 当焊件温度低于0C时,所有钢焊缝应在起始焊接点100mm范围之内预热至15C超过。 焊前预热的加热范围应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边不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焊前需要预热的焊件,层间温度在规定的预热温度范围之内。 碳钢和低合金钢的最高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不应大于250,奥氏体不锈钢的层间温度不应大于150。 对有抗应力腐蚀要求的焊缝,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焊接非奥氏体异种钢时,应根据焊接性差侧的钢选择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温度,但焊后热处理温度不应超过另一侧钢的下临界点。 调质钢焊缝焊后热处理温度应低于其回火温度。 1.现场设备整体焊后热处理应采用炉内整体加热、炉内分段加热、炉外整体和分段加热等方法。 。 现场设备分段装配焊的环缝、管道焊缝及焊补的热处理应采用局部加热法。 2.炉之内分段加热时,各加热段重叠长度不应小于1500mm。 炉外设备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有害的温度梯度。 3.当采用局部加热进行热处理时,加热区应包括焊缝、热影响区和其它相邻的母材。 焊缝每侧加热范围不应小于焊缝宽度的3倍,加热区之外100mm范围之内应保温。 炉外整体热处理和局部加热热处理的保温材料及保温层厚度应符合设计文件、有关标准和热处理工艺文件的规定。 多层保温时,每层的接缝应错开。 热处理过程之中,保温层不得松动、脱落。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时,应使焊件内外壁温度均匀。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过程之中,应进行温度测量和记录,测温点的位置和数量要合理,测温仪应经检。 热处理温度应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之中连续自动记录,并能在记录图之上分辨出每个测温点的编号。 对于易产生焊接延迟裂纹的钢,焊后应立即进行焊后热处理。 不能立即进行焊后热处理时,焊后应立即均匀加热至200~350C,并保温缓慢冷却。 保温时间应根据后加热温度和焊缝金属厚度确定,不应少于30分钟。 其加热范围不应小于焊前预热范围。 焊后热处理的升温速率和冷却速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加热温度升至400C时,加热速率不应超过(205*25/t)C/h(t为焊后热处理焊件的厚度,下同),且不应超过205C/h。 2.恒温期之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温差小于65。 3.恒温之后的冷却速度不应超过(260*25/t)C/h,且不应超过250C/小时,在400C下列也可使用自然冷却。 奥氏体不锈钢复合钢不适合焊后热处理。 工业金属管道和管道构件的焊后热处理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设计文件未作规定时,按表1执行。 焊后热处理的厚度应为焊接接头处较厚构件的壁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支管连接时,热处理厚度应为主管或支管的厚度,不应计入支管连接部位(包括整体加强或非整体加强部位)的厚度。 当支管连接在任何截面之上的焊缝厚度大于表1所列厚度的2倍或焊接接头处各构件的厚度小于表1之中的最小厚度时,仍应进行热处理。 支管接头处焊缝厚度应符合固定。 2.用于平焊法兰、承插焊法兰、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50毫米的管道连接用的角焊缝,螺纹连接用的密封焊缝,和管道支吊架与管道间的连接焊缝,当一个截面的焊缝厚度大于表1所列厚度的两倍,且焊接接头处各部件的厚度小于表1规定的最小厚度时,仍应进行热处理。 在下列情况之下可不进行热处理:。 1)对于碳钢材料,当角焊缝之后的厚度不大于16。 2)对于铬钼钢材料,当角焊缝厚度不大于13mm时,采用推荐的最低预热温度,母材规定的最小抗拉强度小于490MPa。 3)对于铁素体材料,当焊缝采用奥氏体或镍基钎料时。 焊接全过程的热处理有哪些 焊接过程中的热处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焊前预热,焊后缓冷 预热的作用为:预热能降低焊后冷却速度,而对于给定成分的钢种,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取决于冷却速度的大小。 另外,预热可以减小热影响区的温度差别,在较宽范围内得到比较均匀的温度分布,有助于减小因温度差别而造成的焊接应力。 因此对于有硬倾向的钢材经常采用预热措施。 对于铬镍奥氏体钢,预热使热影响区在危险温度区的停留时间增加,从而增大腐蚀倾向。 因此,在焊接铬镍奥氏体不锈钢时,不可进行预热。 预热一般是在坡口两侧约80mm范围内均匀加热,加热宽度应大于5倍的板厚。 常采用火焰加热、工频感应加热和红外线加热等方法。 焊后将焊件保温缓冷,可以减缓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起到与预热相似的作用。
两种母材金属的性能差别较大时,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并不
两种母材金属的性能差别较大时,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并不能减小焊接应力,而只能使应力重新分布。
焊后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对硬质合金焊接性能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焊后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对YL10.2硬质合金焊接质量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全面焊接试验,并以扭矩强度为目标进行扭矩测试,优选出最佳参数.结果表明,保温时间4h,保温温度300时,产品的扭矩强度最大.用参数优化后的焊接钻头与相同规格型号的整体钻头进行切削实验对比表明:焊接处强度足够,使用性能满足要求,相对于整体钻头,因其刚性稍差,同等条件下,加工孔精度稍差,钻尖磨损较大,但成本优势明显. 硬质合金;焊接;保温温度;保温时间 百度学术集成海量学术资源,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快捷的学术服务。在这里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焊后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对硬质合金焊接性能的影响
张红霞等指出硬质合金钎焊在加热和冷却时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出现局部过热或快冷的现象;段明杨等研究了焊接后冷却速度对焊接裂纹的影响,指出由于刀体和硬质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和导热系数有较大差异,硬质合金焊接后在冷却过程中,特别是冷却至300℃以下温度时,如果冷却速度太快,刀体将发生急剧塑性变形,导致硬质合金产生裂纹;周学忠研究了如何避免大规格的硬质合金产生裂纹,指出通过采取降低钎焊温度、焊前预热、焊后缓冷、选用塑性较好的钎料、加补偿垫片、改进焊接接头形式等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焊接可靠性。 陈继衡等指出改善刀具保温条件可有效提高硬质合金焊接质量。 目前,大部分厂家是将刀具放入生石灰中进行保温,且仅仅将刀头放入石灰中,而刀杆大部分暴露在空气中。 由于钢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因此,焊接部位的热量会通过刀杆快速散失,刀具会在数小时内迅速冷却到室温,起不到所需的保温效果。 因此,在焊接过程中要及时将焊好的刀具放置到保温设备中。 尽管上述学者对硬质合金焊接后的保温处理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分析,但偏重于理论,对实践指导意义有限,而如何在现有焊接条件下进一步提升焊接质量是目前硬质合金焊接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优化方案确定 本文以应用较广的φ10mm刀具为例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硬质合金焊接刀具的刀体材料主要有45钢、T10A、9SiCr和W6Mo5Cr4V2。 45钢主要用于结构强度较好的车削类刀具,结构强度较差的铣刀和孔加工刀具的刀体主要采用综合性能较好的9SiCr,因此本次刀体钢材选用9SiCr。 YG类硬质合金是目前工业上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类硬质合金,本次选用牌号为YL10.2的硬质合金作为焊接研究对象,适用于普钢、铸铁、有色金属等材料的加工,常用于制作麻花钻头、立铣刀、丝锥等,通用性较强。 低熔点的银基焊料(650℃-700℃)对硬质合金有较好的润湿性,并且钎焊方便,焊接应力小,本次试验选用的是银基焊料。 焊接工艺决定了刀具焊接部分的结合程度,直接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 焊接方法、加热方式、刀槽型式、熔剂选择、焊接温度及加热速度、冷却速度、保温温度、保温时间等对焊接质量都有较大影响。 本次主要研究其他焊接工艺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焊后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这两个因素对焊接钻头质量的影响。 2焊接实验条件 (1)实验材料 基体材料分别为硬质合金YL10.2和9SiCr,均采用φ10mm的棒料。 钎料为BrazeTec49/Cu,相关参数见表1。 表1BrazeTec49/Cu焊料性能参数 (2)实验设备 采用704-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进行焊后保温(见图1)和使用5000N·m微机控制电子扭转试验机进行扭矩试验(见图2)。 (3)试验方案及切削参数 本次试验主要研究在其他焊接工艺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保温炉不同的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焊接钻头质量的影响,焊接参数见表2。 焊后保温参数见表3。 表2焊接参数 表3焊后保温参数 本文主要研究钻头的焊接性能,而钻头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承受的主要为扭矩。 结合现有条件,选取抗扭强度为衡量焊接钻头的质量指标。 3焊接实验结果与分析 (1)焊接产品断裂扭矩测试结果 试验产品见图3。对不同焊接参数产品的焊接扭转进行测试,断裂扭矩检测结果见表4。 图3试验产品 (2)焊接试验分析及总结 从试验结果可知: 温度过高(500℃)将加剧被焊接材料和钎料的氧化,导致钎料中低熔点元素(特别是Zn)的蒸发,使钎料损失,降低钎料的性能,导致焊缝力学性能下降;温度过低(100°C)则致使焊后冷却速度过快,焊缝处产生严重的焊接应力,焊后硬质合金可能会发生形变,甚至会产生裂纹。 因此,300℃是适宜的温度。 ②钎焊时增加保温时间有利于减小内部应力和提高扭矩强度。 在500℃下,同样因为钎料中低熔点元素(特别是Zn)的蒸发严重,保温时间越长,扭矩强度反而降低。 保温时间过短,钎料与硬质合金之间则不能很好地湿润,不足以形成晶间结合,导致钎缝强度降低;保温4h和保温7h,扭矩强度差别不大,可以认为保温4h后,其焊接界面组织已处于稳定状态,应力释放完毕;从生产效率角度出发,4h保温时间更有利于组织生产。 综合考虑,优选焊接参数:保温温度300℃,保温时间4h。 (3)成本计算 优化上述焊接参数,以刃径10mm,硬质合金长度30mm与钢材长度100mm的焊接钻头成本与同规格整体钻头成本进行对比,可节约100mm的硬质合金,除去焊接和毛坯的加工费用15元,单支可节约的金额约20元,且刀具规格越大,节约的金额越可观,成本优势明显。 4切削性能验证 为验证优化后产品性能与非焊接产品相比是否发生显著变化,进行了钻孔精度和钻孔寿命的切削试验。 (1)钻孔精度实验 钻孔精度实验包括孔位置度和孔扩装量两个方面。

焊后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对硬质合金焊接性能的影响 硬质合金是一种高生产率的工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耐磨损、耐高温、抗腐蚀、抗氧化和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地用于制造刀具、模具以及以耐磨作为主要性能的各种零部件。 通常将硬质合金与韧性较好、强度较高、加工性能优异、廉价的钢焊接起来使用。 张红霞等指出硬质合金钎焊在加热和冷却时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出现局部过热或快冷的现象;段明杨等研究了焊接后冷却速度对焊接裂纹的影响,指出由于刀体和硬质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和导热系数有较大差异,硬质合金焊接后在冷却过程中,特别是冷却至300℃以下温度时,如果冷却速度太快,刀体将发生急剧塑性变形,导致硬质合金产生裂纹;周学忠研究了如何避免大规格的硬质合金产生裂纹,指出通过采取降低钎焊温度、焊前预热、焊后缓冷、选用塑性较好的钎料、加补偿垫片、改进焊接接头形式等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焊接可靠性。 陈继衡等指出改善刀具保温条件可有效提高硬质合金焊接质量。 目前,大部分厂家是将刀具放入生石灰中进行保温,且仅仅将刀头放入石灰中,而刀杆大部分暴露在空气中。 由于钢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因此,焊接部位的热量会通过刀杆快速散失,刀具会在数小时内迅速冷却到室温,起不到所需的保温效果。 因此,在焊接过程中要及时将焊好的刀具放置到保温设备中。 尽管上述学者对硬质合金焊接后的保温处理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分析,但偏重于理论,对实践指导意义有限,而如何在现有焊接条件下进一步提升焊接质量是目前硬质合金焊接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优化方案确定 本文以应用较广的φ10mm刀具为例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硬质合金焊接刀具的刀体材料主要有45钢、T10A、9SiCr和W6Mo5Cr4V2。 YG类硬质合金是目前工业上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类硬质合金,本次选用牌号为YL10.2的硬质合金作为焊接研究对象,适用于普钢、铸铁、有色金属等材料的加工,常用于制作麻花钻头、立铣刀、丝锥等,通用性较强。 低熔点的银基焊料(650℃-700℃)对硬质合金有较好的润湿性,并且钎焊方便,焊接应力小,本次试验选用的是银基焊料。 焊接工艺决定了刀具焊接部分的结合程度,直接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 焊接方法、加热方式、刀槽型式、熔剂选择、焊接温度及加热速度、冷却速度、保温温度、保温时间等对焊接质量都有较大影响。 传统的焊接方法难以控制焊接温度和温升,要求操作者具备较高的焊接水平,本次焊接采用的是自动焊接设备,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加热均匀,可以对焊接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焊接产品性能稳定。 本次主要研究其他焊接工艺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焊后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这两个因素对焊接钻头质量的影响。 2焊接实验条件 (1)实验材料 基体材料分别为硬质合金YL10.2和9SiCr,均采用φ10mm的棒料。 钎料为BrazeTec49/Cu,相关参数见表1。 (2)实验设备 采用704-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进行焊后保温(见图1)和使用5000N·m微机控制电子扭转试验机进行扭矩试验(见图2)。 (3)试验方案及切削参数 本次试验主要研究在其他焊接工艺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保温炉不同的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焊接钻头质量的影响,焊接参数见表2。 焊后保温参数见表3。 表2焊接参数 表3焊后保温参数 本文主要研究钻头的焊接性能,而钻头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承受的主要为扭矩。 结合现有条件,选取抗扭强度为衡量焊接钻头的质量指标。 3焊接实验结果与分析 (1)焊接产品断裂扭矩测试结果 试验产品见图3。对不同焊接参数产品的焊接扭转进行测试,断裂扭矩检测结果见表4。 图3试验产品 (2)焊接试验分析及总结 从试验结果可知: 温度过高(500℃)将加剧被焊接材料和钎料的氧化,导致钎料中低熔点元素(特别是Zn)的蒸发,使钎料损失,降低钎料的性能,导致焊缝力学性能下降;温度过低(100°C)则致使焊后冷却速度过快,焊缝处产生严重的焊接应力,焊后硬质合金可能会发生形变,甚至会产生裂纹。 因此,300℃是适宜的温度。 ②钎焊时增加保温时间有利于减小内部应力和提高扭矩强度。 在500℃下,同样因为钎料中低熔点元素(特别是Zn)的蒸发严重,保温时间越长,扭矩强度反而降低。 保温时间过短,钎料与硬质合金之间则不能很好地湿润,不足以形成晶间结合,导致钎缝强度降低;保温4h和保温7h,扭矩强度差别不大,可以认为保温4h后,其焊接界面组织已处于稳定状态,应力释放完毕;从生产效率角度出发,4h保温时间更有利于组织生产。 综合考虑,优选焊接参数:保温温度300℃,保温时间4h。 (3)成本计算
焊接过程中预热、后热及焊后热处理
焊接过程中预热、后热及焊后热处理 4.1分(超过89%的文档)2172阅读0下载3页 焊接过程中预热、后热及焊后热处理 预热的目的 降低焊后的冷却速度。 减少淬硬倾向,防止裂纹产生。 减少热影响区的温度差别,有利于减少焊接应力。 预热应用的范围 对淬硬倾向较大的钢材进行焊接时,需焊前预热;对于铬镍奥氏体不锈钢进行 焊接时不能进行预热。 预热的选择应根据钢材的成分、厚度、结构刚性、接头形式、焊接材料、焊接 方法以及环境因素等综合考虑,并通过可焊性实验来确定。 加热范围:一般在坡口两侧各 ㎜范围内应保持一个均热区域。测温点 应取在热区域的边缘。对于对接接头每侧加热宽度不得小于板厚的 (焊后将焊件保温缓冷,可以减缓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起到与预热相 同的作用 处理:焊后立即将焊件加热到 范围,保温
焊接保温 热处理工程 湖南焊接保温
改善力学性能热处理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热处理来改善钢材力学性能。这种热处理大部分都是钢厂来做的。 耐磨的空冷软连接延长电缆,损耗低,连接长度不受限制 焊接预热及后热:是感应加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钢材预热后焊接可以降低应力、提高焊接强度、防止 开裂,后热则用于消氢、退火、回火、正火等工艺。 感应加热用于焊接预热及后热,具有可控性好、可实现复杂的工艺程序、非接触式加热、适应范围广、 节能、能量密度高、可实现在线式加热等特点。 油气管道焊前预热,层间保温适合48英寸以内管道预热温度150夹钳自动开合,方便作业 筒体类环焊缝预热,消氢与焊接工艺相配合筒体旋转或者静止侧/底面加热(单/双)高度,远近,半径可调行走小车自走,易操作地址: 西户科技企业孵化器A1栋102室网址: "焊接保温热处理工程湖南焊接保温"
《金属材料介绍》课件
《金属材料介绍》课件 首页专题库PPT模板库文档定制热门检索牛人榜 3、锻造工艺01020304对金属坯料施加外力,使其变形,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在模具中施加外力,使金属变形并形成所需形状,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利用冲头在金属板上施加压力,使其变形并形成所需形状。 通过轧机将金属轧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 将两个金属件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冷却凝固形成焊接接头。 熔化焊通过施加压力使两个金属件连接在一起,例如电阻焊和摩擦焊。 压力焊使用熔点低于母材的钎料作为连接材料,将母材连接在一起。 钎焊利用激光束将两个金属件连接在一起,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高深宽比的特点。 激光焊接焊接工艺将金属加热至适当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以消除内应力、提高塑性和韧性。 退火将金属加热至适当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空冷或吹风冷却,以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和韧性。 正火将金属加热至适当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以增加硬度和耐磨性。 淬火将淬火后的金属加热至适当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以稳定组织、降低内应力和脆性。 回火热处理工艺04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发展,对金属材料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发高强度金属材料成为重要趋势。 例如,钛合金、镍基合金等高强度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高强度金属材料轻量化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超轻金属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关键。 例如,镁合金、铝锂合金等超轻金属材料在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超轻金属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的研发与应用金属材料的循环利用与环保金属材料的循环利用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金属材料的循环利用成为重要趋势。 通过回收废旧金属,进行再加工和再生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环保型金属材料研发和应用环保型金属材料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例如,无铅、无毒的金属材料在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金属材料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化发展通过将金属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可以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除了金属基复合材料外,金属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化应用也是未来的重要趋势。 例如,金属与塑料、陶瓷等材料的复合,可以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在电子、通讯、航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金属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化应用感谢观看THANKS 《《金属材料介绍》课件》由会员亦***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材料介绍》课件》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常用的焊接工艺措施有哪些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常对焊接性差或较差的金属材料采取预热、后热、焊后热处理等工艺措施。 它是将焊接好的工件,整体或局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炉冷或空冷的一种热处理工艺,通过焊后热处理,可以有效降低…。 在轻钢结构中,各种不同性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不同,并且影响因素较多。 因此,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常对焊接性差或较差的金属材料采取预热、后热、焊后热处理等工艺措施。 焊接开始前对焊件进行全部或局部加热的工艺称为预热,按照焊接工艺的规定预热需要达到的温度称为预热温度。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钢性不大的低碳钢,强度级别较低的低合金钢的结构一般不需要预热处理,但对焊接厚板或刚性很大的以及低合金高强度钢结构,或有淬硬倾向的焊接性不良的钢结构时,需焊前预热,特别在冬季环境温度很低的情况下进行焊接时,需要进行预热。 【后热】 焊后立即将焊件保温,或加热到150~250℃的范围内使之缓冷的工艺措施称为焊后加热,简称后热。 后热可以减缓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避免焊件形成淬硬组织及使氢溢出焊缝表面,防止裂纹产生。 对于冷裂纹倾向性大的低合金高强度钢材料,可采取消氢处理,使焊缝金属中的扩散氢加速溢出,大大降低焊缝和热影响中的氢含量,以防止产生冷裂纹。 后热的加热方法、加热区宽度、测温部位等要求与与热相同。 焊后为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称为焊后热处理。 它是将焊接好的工件,整体或局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炉冷或空冷的一种热处理工艺,通过焊后热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焊接残余应力,软化淬硬部位的组织,改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和韧性,稳定结构的尺寸。
焊缝热处理保温温度温差到底是多少嘞?
NB/T47015,4.6焊后热处理中:4.6.3.2在保温温度时,各测温点温度允许再热处理工艺规定温度的±20℃ NB/T47015,4.6焊后热处理中:4.6.3.2在保温温度时,各测温点温度允许再热处理工艺规定温度的±20℃内波动;4.6.12d)焊件保温期间,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得大于80℃;请问各位:保温时,炉内温差到底为多少呢? 4.6.3.2在保温温度时,各测温点温度允许再热处理工艺规定温度的±20℃内波动---容器热处理时允许温差。4.6.12d)焊件保温期间,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得大于80℃---加热炉内允许温差。 问题索引: 盖德问答盖德问答是盖德化工网旗下的化工人互助问答社区,用户可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或者搜索其他用户沉淀的精彩内容。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天
管件焊点的保温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氩弧焊机,具体是指管件焊点的保温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焊管要求熔深焊透,不含氧化物夹杂,热影响区尽可能小,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的氩弧焊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焊接质量高、焊透性能好,其产品在化工、核工业和食品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焊接速度不高是氩弧焊的不足之处,为提高焊接速度,国外研究开发了多种方法。 其中由单电极单焊炬发展采用多电极多焊炬的焊接方法在生产中应用。 一般采用三电极焊炬的氩弧焊,焊接钢管壁厚s≥2mm,焊接速度比单焊炬提高3-4倍,焊接质量也得以改善。 首先将准备焊接的接头处理好,采用与904l同种材质的焊丝做的填充金属,一面施焊一面用冷水浇焊缝,焊接温度控制在80℃以下,焊接速度在45~50厘米/分钟以上,焊缝宽深比保持在1.5∶1~2∶1之间,焊件厚度≤12mm。 然后在焊缝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其优点是在低温下焊接,904l不锈钢内部不发生分子之间的转化,避免了脆性转换的现象,也避免了焊接时晶间腐蚀、热裂纹等缺陷的产生,控制了焊件的整体变形。 钢管焊接时,为保证良好的焊接效果,一般将焊头与待焊钢管置于半封闭密封装置内,方便通入保护气体的同时,也避免焊接时火星四处飞溅。 但是在钢管局部焊接完毕后,焊缝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由于空气温度与焊缝自身温度的差异,会使得焊缝由高温直接向低温转变,期间钢管焊缝因为温度的骤变,会降低自身的强度,使得钢管的使用稳定性降低,严重时会直接造成钢管焊缝脱焊;并且焊接时由于多种原因会导致钢管上出现较多的凸起,严重影响钢管外表面的整洁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管件焊点的保温处理方法,避免钢管焊缝出现较多的凸起影响钢管的外表面的整洁度,同时减小钢管焊缝脱焊现象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管件焊点的保温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焊接完毕的钢管由半密封结构的出口传送出来,直接进入到套筒中,清理机构正对钢管的焊缝处,由于钢管焊缝处自身的温度较高,套筒的作用在于为焊接完毕的钢管焊缝处提供一个可以逐渐降温的环境条件,同时将焊接产生的凸起或是残留的焊料清除,避免温度的骤然变化影响焊接的强度以及保证钢管焊接后外表面的光洁度;在套筒内壁上剩余的十分之九内圆周上设置有保温层,且保温层的直径沿套筒另一端方向径向减小,可使得钢管除焊缝处以外的部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使得套筒内钢管上出现多个逐渐递减的温度区域,使得钢管整体在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内保持焊接强度;其中,所述套筒的一端与外部的半密封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的十分之一内圆周上安装有清理机构,在所述套筒剩余的十分之九内圆周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厚度沿套筒另一端方向逐渐减小。 本发明在使用时,套筒的作用在于为焊接完毕的钢管焊缝处提供一个可以逐渐降温的环境条件,同时将焊接产生的凸起或是残留的焊料清除,避免温度的骤然变化影响焊接的强度以及保证钢管焊接后外表面的光洁度;保温层的直径沿套筒另一端方向径向减小,可使得钢管除焊缝处以外的部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使得套筒内钢管上出现多个逐渐递减的温度区域,使得钢管整体在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内保持焊接强度,避免钢管焊缝因温度的变化而导致强度减弱,减小钢管焊缝脱焊现象发生。 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刀片和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套筒内壁,套筒内壁上开有梯形槽,刀片滑动设置在梯形槽内,刀片与挡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使用时刀片与钢管焊接处贴合。 当焊接钢管进入套筒内时,刀片与焊缝直接接触,两者产生相互作用力,刀片受力后在梯形槽内滑动,弹簧被压缩,当弹簧的压缩限度达到最大时,刀片开始对焊缝上的凸起进行清理,挡板与刀片之间的弹簧将以往刀片与焊缝的硬性接触变为软性接触,在不影响刀片的清理效果,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刀片,降低了刀片的损耗。 所述保温层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尼龙布套、玻璃棉和矿棉。 钢管焊缝处是钢管焊接完毕后温度最高的部分,也是在保持焊接强度最重要的部分,利用焊接的余温通过刀片将焊接处的凸起和残留的焊料清除,同时保温层直接与钢管管体贴合,尼龙布套可使钢管管体的温度逐渐降低,避免钢管管体局部温度骤降,在尼龙布套内分布设置矿棉和玻璃棉,玻璃棉具有较强的耐高温特性,可保证保温层持续工作的稳定性,矿棉与玻璃棉的配合使用可钢管焊缝在稳定的温度环境下保持其强度,保证钢管的使用性能。 还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设置在套筒与外部半密封结构连接一端的内壁上,且橡胶垫为圆弧形。 橡胶垫能够在钢管进入套筒之间将钢管上残留的焊料以及产生的小凸起清理掉,避免焊料进入到套筒内将第二保温层中的尼龙布套磨损,延长保温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弹簧至少为三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