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设计理念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学校设计理念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分别是)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8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学校设计理念分为几个发展阶段,以及学校设计理念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校园景观设计理念1、功能分区:功能分区且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3)外部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设计是不可分的,是校园建设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安全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物理环境安全和心理安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学校设计理念分为几个发展阶段,以及学校设计理念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包豪斯设计理念是什么?
- 2、校园景观设计理念与原则介绍
- 3、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容应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学校发展总体战略规划和什么什么?
- 4、如何确立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
- 5、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要坚持哪些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包豪斯设计理念是什么?
包豪斯在设计理论上有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包豪斯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它并不敌视机器,而是试图与工业建立广泛的联系。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出现于德国和奥地利的一种艺术流派。主张艺术的任务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鼓吹用艺术来改造世界。
扩展资料
包豪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绍时期。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L·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豪斯风格
校园景观设计理念与原则介绍
学生能安心下来学习也有环境的影响,学校的景观布置和所展现的效果会更好的为学生们营造学习的氛围。您学生生涯所待过的校园给您留下了怎样的校园景观回忆,今天小编将为您介绍校园景观设计理念与原则有哪些,让你了解校园景观设计的美妙!
一:校园景观设计理念
1、功能分区:功能分区且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2、校园特色:在规划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造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
3、生态环境:校园规划设计中应结自然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
4、可持续发展: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在校园整体设计中还应:
1)建筑单体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对话和有机关联,以形成道路立面和外部空间的整体连续性。
2)从校园整体风格出发,建筑物或景观应该具有有机秩序并成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
3)外部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设计是不可分的,是校园建设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校园景观设计原则
1、宏观层次——以整体空间环境营造为对象设计师要以整体用地空间环境营造为设计对象和最终目标。
2、中观层次——优化群体建筑外部空间,在校园整体设计中,应使群体建筑外部空间与其周边达到整体性的效果。
3、微观层次——重构灰空间和构筑空间,“灰空间”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于室内外的过度空间,它的存在却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1、功能原则
学校主要包括校前区、教学区、生活区、课外活动区等功能区,设计时应根据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进行布置,既要满足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的物质功能,更要满足增进师生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如校前区是学校对外形象宣传的重要展小区,故设计采用简洁、大方、明快的手法而生活区则采用体闲、亲切的设计手法,创造宜人的空间,设置较多的园桌、园凳,为师生的体息、交流提供方便。
2、以人为本的原则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这就要求充分把握其时间性、群体性的行为规律,如大礼堂、食堂等人流较多的地方,绿地应多设捷径,园路也适当宽些空间的组织与划分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各种设施设置、材料的选择、景观的创造要充分考虑师生的心理需求。
3、突出校园文化特色原则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运用雕塑、廊柱、浮雕、标牌等环境小品,结合富有特色的植物来强化校园的文化气息。
4、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
5、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高校校园的规划应当以景观生态优先并从整体考虑出发,合理布局景观空间格局的各个单元,以期望达到高校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目标。
6、最高效率原则
最高效率原则就是指校园规划应考虑到学生在校园内完成同等数量的任务和活动所运动的水*距离最短。可见,最高效率原则在规划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合理布局使学生在运动最短的距离内到达一个或多个既定的目的地。考虑到大学生在校园中的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可以得出在上课期间,大学生每天在各类型斑块之问移动的一般次序。以此为依据,有序的布局各个斑块,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方便学生的目的。
7、多样化原则
开放空间多样化包括功能、形式及配置的多样化。功能多样化,如隔离、交通、交往、运动等不同用途;形式上的多样化,如形状、尺度、色彩、材质、构图等多种变化;配置多样化,如草坪、树林、山、水、建筑等不同设置。有利于满足校园的基本功能校园开放空间需要交通、集会、运动等多种功能,有利于满足师生不同心理需求化,有利于强化教学环境氛围生机勃勃、丰富多变的校园景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育氛围。
8、整体性原则
从整体上确立大学校园景观的特色是设计的基础。这种特色来自于对大学校园所处的气候、环境、地理、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艺术的尊重与发掘。所谓特色,就是指大学校园总体景观的内在和外在特征,它不是靠人随意断想与臆造的,而是对大学校园生活功能、规律的综合分析,对人文、历史与自然条件的系统研究,对现代生产技术的科学把握,进而提炼、升华创造出来的一种与大学校园活动紧密交融的景观特征。
9、安全原则
安全是人性化设计中的第一要素。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安全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物理环境安全和心理安全。
物理环境安全主要体现在校园环境建设要把好质量关,工程质量经得起时间考验,优化建筑结构,提升防震、防火及其他防灾功能,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如道路的路面不能过窄,弯度不能很急,坡度不能太陡,增设人行道;不能种植有害花木,起阻隔空间作用的植物可以选择不易接近的植物,供观赏的则应选择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的植物;危险之处应设置扶栏等等。
心理安全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是避免教室、图书馆、校园中的步行道、宿舍区、校园操场以及其他会令师生感到不安的情况。如昏暗的灯光、狭窄的甬道、刺鼻的气味、巨大的没有声音的空间等。不同形态的空间也会引起师生情绪及心理上的不同体验,人人都希望安全、舒适、隐蔽的环境空间。人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总希望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因此每一个人周围都有属于自己的范围和领域,好像有个“气泡”一样,它实质是一个虚空间。另外,在进行不同的活动,接触的对象不同“气泡”也不一样。因此,室外环境空间的大小尺度、桌椅距离等都应按师生对环境的尺度需求及认知状态进行布置。避免使用不稳定的形体,危险的没有围护的巨大空间等。
以上就是关于校园景观设计理念与原则的全部介绍,在欣赏完今天的校园景观设计后,您一定也回忆起了自己以前学习生活的环境了吧,这些回忆都是您最美好的。
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容应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学校发展总体战略规划和什么什么?
课程、队伍建设战略规划。
扩展资料:学校(英语:School),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名称起源于民国。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有计划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并最终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达到预定目的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具体活动受到社会需求影响,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如何确立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
一、高校发展型态与转型的关系
高校发展型态大致可以分为新型、转型、定型三个重要阶段。新型是起点、转型是需求、定型是深化。其中,转型意味着高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体制、办学举措的整体转变,是地方本科高校从追求传统的、既定的“学术型态”向现代的、创新的“应用型态”的整体位移,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一场“国家、民族需求”倒逼教育领域深刻变革的客观需要。目前,新建本科高校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服务区域经济能力弱、学生就业能力差等态势,导致出“一大一少”(毕业生规模大、行业企业可用之才少)的应用人才需求危机,迫使地方本科高校必须转型,重新审视新定位、新规划,进而定型,这才意味着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已经进入成熟稳定状态。
二、起点与目标的关系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的逻辑起点在于各种内外动力因素的“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外源动力在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必然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高等教育统筹分类管理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客观要求;内源动力在于高校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及办学理念的根本转变,也是办学定位、办学规划的根本体现。要放眼世界看教育、关注未来思教育、紧贴需求做教育。维护好高校的声誉、满足好学生家长的期待。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是更新思想观念,核心是以市场需求为引领、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导向,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企业行业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心灵手巧”的“能工巧匠”,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就业创业技能。
三、转型过程与评价的关系
地方本科高校能否顺利转型、进而定型,关键是制定一个好的转型方案,并构建一套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来评价与审视方案的优劣。重庆有6所高校被教育部(微博)确定为应用技术大学战略研究试点高校,占教育部试点高校总数的近1/6,占重庆新建本科高校的1/2。我们首先制定了转型方案评审指标体系,以评审为抓手促进科学转型。评审指标包括:一级指标3项,即方案制定过程、方案主要内容和工作保障;二级指标14项,即:转型发展调研论证、程序审核、学校章程、办学定位、办学结构、专业特色、产教融合、教师队伍、实验实训、教学教法、教材建设、组织领导、经费保障、舆论宣传等。满分100,并规定70分以上为通过,60-70分为暂缓,60分以下为不通过。在此基础上,我们聘请教育部知名专家、市级部门主管领导、相关行业企业负责人等组成专家组,对6所试点高校的转型发展方案进行了逐一评审。通过考核,有4所试点高校转型方案通过、2所暂缓通过。对试点高校是一次检验,对观望的其他本科高校也是一次振动,防止盲目性、防止滥竽充数。
四、高校转型与制度设计的关系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地方高校转型起步晚、法制化建设滞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规定笼统而不系统,甚至无法可依,政府的引领性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利益攸关方的权益、地位、作用没得到很好的保障,政府、行业企业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因此,必须加快制订《应用技术型大学条例》,明确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地位、作用、管理、办学方向和运行机制等重大事宜;修订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内容。从“四大载体”即:学校、教师、学生、课程出发,建设一套法规体系,包括:应用技术型大学布局、规划、资产、人事、准入退出、教师注册、教师待遇、教师引进、学籍注册、学生资助、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等内容。
五、教与学的关系
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中必须打破“有什么就设什么”、“设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的“以教为导向”的思维惯势,真正按照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要求和进程,及时调整办学定位、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实训条件,让转型发展回归市场需求、办学理性和教育本源。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微博)借鉴德国模式,全面实施“双体系教育”,即:“技术实战+职场关键能力”的教育模式。建立了双体系卓越人才教育基地,最大程度模拟企业运作,对本科学生进行职场关键能力课程教育,并选拔部分具有软件基础和有志成为软件精英人才的优秀学生进行实战特训,使学生在具有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很强的职场关键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正在实现“中国根、世界梦”的追求。
六、转型与激励的关系
促进高校发展转型关键在于落实好高校办学自主权。也就是把《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的七项办学自主权落到实处、落到行动中。处理好办学自主、监督管理、评价激励的关系。特别是应得到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发挥好“五个调控激励作用”。一是分类拨款调控。经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倾斜,探索新的拨款机制和标准。二是专业设置调控。增加应用技术型专业的数量和比例。三是招生计划调控。招生指标向应用技术型高校和紧缺、急需人才的专业倾斜。四是就业目标考核调控。对专业对口就业率低、排名靠后的专业,采取限期整改甚至停办等措施。五是院校设置调控。凡是要更名为“大学”的高校,或新设本科高校,必须是应用技术型学校。
七、高校与企业行业的关系
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实施产教融合式发展战略,重在于做好“六个纳入”,即:把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划纳入产业转型升级总体规划;把技术开发与服务纳入行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把实践教学设备和设施建设纳入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基本建设体系;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育纳入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培训体系;把师生服务保障纳入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把毕业生就业创业纳入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经过近一年的思考,我们于本月11日成立了“重庆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制定了联盟章程,明确了性质、目标、任务和责任,就是基于整合相关资源优势,为高校、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有关团体等利益攸关方搭建一个交流协作的*台,实现应用技术技能人才“供与需”的无缝对接。
八、办学与需求的关系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促进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转型升级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迫切需要大批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突破人才供需瓶颈,应当做到“五个吻合”。一是高校办学规模、专业布局结构与产业调整升级的需求相吻合;二是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标准相吻合;三是高校实验实习实训条件与生产一线装备水*相吻合;四是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与生产劳动流程相吻合;五是教法训法与行业企业项目、案例相吻合。我们通过研制高校规模核定系统、建立高校专业动态核定机制、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系统培训等方式,力求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有效对接。
九、高校史与中国史的关系
中国近代教育从1904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之后,至今恰好110年,新中国建国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从110年、60年、30年这三个时间节点来看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概括起来就是追求“高大全”,
主要表现在:类型定位重学轻术、层次定位层层攀高、规模定位越大越好、学科定位综合求全、目标定位北大清华。地方本科高校尤为突出,办学定位不清、办学特色不明显、专业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同质、千校一面,缺乏特色,就业率低、片面追求学术导向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其发展。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根源在于我国目前还缺乏清晰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分类管理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十、高校分类与中国未来的关系
从世界范围看,分类定位是各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不得不解决的难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水区”,更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以及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系统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大系统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成为高校统筹管理和分类指导的必然选择、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规律理性回归的必然选择。
基于以上十大关系的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编制出与国际化接轨的“十三五”规划,展现出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服务地方、服务行业、服务中国、服务世界的生机、活力和风采。让我们积极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加快转型,从驻马店起步,逐渐成长、成熟和成型,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走向光明的未来!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要坚持哪些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1)现代学校发展需要政府提供相对公*的政策、法制环境,这是促进学 校良性竞争,激发学校积极挖掘自身潜能和培育自身优势的重要前提。公*竞争 的环境,是现代学校发展首要的外部条件。
(2)现代学校发展是主动性、自主性发展,而主动办学、自主发展,需要 政府转变角色和管理方式,减少对学校办学过程的不必要干预和控制,赋予学校 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多元办学,办出特色与个性,并依法管理学校、保障学校 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3)现代学校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学校法人治理结构,需要校长转变角色和 管理方式,依法治校,与教职员工、社区和家长代表共同设计和推进校内制度建 设,做学校文化的领导者,赋予教师应该享有的教学自主权,并保障教师的合法 权益不受损害。
(4)现代学校发展是内涵式发展,需要积极开发人力资源。与传统学校相 比,现代学校更注重内涵建设,所依靠的资源主要不再是硬件资源,而是人力资 源。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主要包括招聘、使用、激励、培养与培训等方面。 在中小学,改革校长遴选与教师人事制度,培养名校长、名教师的过程,其实也 是现代学校发展的过程,因为两者是共生的。
(5)现代学校发展需要拥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品牌课程或教育项目,这是 现代学校在教育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因为现代学校对“顾客”——学生及其家 长的服务水*,主要取决于学校所开发与实施的课程。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 保证就是加强教研组建设,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6)现代学校发展是开放性的,需要加强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需要 获得社会、社区、教育服务中介机构的支持。只有面向社会、市场开放的学校, 才能把社会、市场中的教育资源整合到学校中来,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提供可 选择的优质服务。为此,必须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市场投资人士发展教育中介 服务产业,尽快建立教育资源市场。
(7)现代学校发展需要经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资源的价值,把相 对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最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方面,以提高办学效益。现代学校经 营不仅仅需要校长更新办学理念,更需要机制与制度的保证。学校内部经营机制 的建立健全,既是与学校办学体制密切相连的,也是与学校内部财务制度直接相 关的。
(8)现代学校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阶段性,并且不同的发展阶段 有着不同的发展特征和需求。通常,现代学校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规 范化阶段;二是个性化阶段:三是核心化阶段。这三个阶段,对学校内部管理制 度、学校教研与课程创造的优质水*、学校资源的市场化运作体制、学校与社区 的关系等方面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关于学校设计理念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和学校设计理念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分别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