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框架结构图)

莱芜加固设计公司2024-12-106.51 K阅读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5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混凝土框架结构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第二篇 基本构造规定 9.1.1 伸缩缝的间距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间距宜符合表9.1.1的规定。规范给出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正是保护层厚度的最低取值。

今天给各位分享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混凝土框架结构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注意事项(1)

第二篇 基本构造规定

9.1.1 伸缩缝的间距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间距宜符合表9.1.1的规定。

表9.1.1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间距 (m)

结 构 类 别 室内或土中 露 天排架结构 装配式 100 70框架结构 装配式 75 50现浇式 55 35剪力墙结构 装配式 65 40现浇式 45 30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 装配式 40 30现浇式 30 20注:1 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现浇式的数值取用;

2 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3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取用;

4 现浇挑檐、雨罩等外露结构的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

9.1.2 对下列情况,本规范表9.1.1中的伸缩缝间距宜适当减小:

1 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起)低于8m的排架结构(由于刚度大,温度收缩引起的柱顶水平位移可能导致柱中产生较大的约束应力);

2 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的排架结构;

3 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或经常处于高温作用下的结构(因为这些结构温度收缩所造成的约束应力将更为严重);

4 采用滑模类施工工业的剪力墙结构(因为这些结构整体性强,温度收缩所引起的约束应力也将更大);

5 材料收缩较大(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水泥用量多、流动性大的泵送混凝土及免振混凝土等情况)、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等。

9.1.3 对下列情况,如有充分依据和可靠措施,本规范表9.1.1中的伸缩缝间距可适当增大:

1 混凝土浇筑采用后浇带施工(混凝土后浇带:30m~40m一道,宽度800~1000mm,一般钢筋贯通不断。浇筑后浇带的时间不宜早于1~2个月);

2 采用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应通过计算,按照应力变化和主拉应力的方向来设计和布置预应力钢筋);

3采用能减少混凝土温度变化或收缩的措施(局部加强、采用预制构件或叠合结构、设置滑移层、采用膨胀剂补偿混凝土收缩、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建筑物顶部采用音叉式变形缝)。

当增大伸缩缝间距时,尚应考虑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由间接作用引起的内力对结构安全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

9.1.4 具有独立基础的排架、框架结构,当设置伸缩缝时,其双柱基础可不断开。

结 构 缝 相 关 资 讯1混凝土中结构缝的概念(1)结构缝有10种类型:

膨胀缝(伸缝)

收缩缝(缩缝)

沉降缝防震缝(抗震缝)

体形缝局部缝施工缝拼接缝控制缝(引导缝,如预埋隔离片等)

界面缝。

(2)结构缝的8种做法:

全部断开的缝上部断开的缝顶部断开的缝钢筋断开,混凝土接槎的缝钢筋搭接,混凝土接槎的缝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混凝土接槎的缝钢筋连通,混凝土接槎的缝钢筋及混凝土连续浇筑后引导开裂形成的缝(3) 缝的设计原则应充分考虑现代建筑体形庞大、形状复杂、工厂混凝土收缩大等特点合理布置结构缝,减少约束应力的过大积聚;

综合考虑各种结构缝的功能和受力特点,加以合并,一缝多能;

合理构造:采用全断开、半断开、部分断开和后断开等不同形式,使其能够承当作为结构缝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缝的做法应能够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实现设计意图,具有可操作性;

应配套采取建筑处理手法,做好防水、防渗等措施,将设缝对建筑物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2 混凝土结构的间接裂缝

(1)约束应力及间接裂缝影响观感和使用功能影响结构的耐久性结构中产生次内力改变结构计算简图(2)混凝土收缩的影响混凝土原材料及成分的变化混凝土抗裂性能相对降低施工工艺变化的影响结构形式的变化试验标准与实际工程差异的影响(3)温度变化的影响大气环境的温差施工早期的温差施工养护的影响

3 确定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主要因素:

结构所处环境混凝土成型方式结构形式其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他措施:保温隔热、收缩率不同的混凝土材料、各种混凝土施工工艺(滑模等)

9.2.1 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9.2.1的规定表9.2.1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环境类别 板墙壳 梁 柱≤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一 20 15 15 30 25 25 30 30 30二 a - 20 20 - 30 30 - 30 30 b - 25 20 - 35 30 - 35 30三 - 30 25 - 40 35 - 40 35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混凝土保护层相关资讯(1)

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1 钢筋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混凝土保护层愈厚,粘结锚固作用愈大2 保护钢筋免遭锈蚀混凝土的碱性环境使包裹在里面的钢筋表面形成钝化膜而不易锈蚀。碳化和脱钝会影响这种耐久性而使钢筋遭受锈蚀。一定厚度保护层是保证结构耐久性所必需的条件。

3 过厚的保护层将影响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

确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综合考虑粘结锚固、免遭锈蚀(耐久性)和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三个主要因素。规范给出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正是保护层厚度的最低取值。

混凝土保护层相关资讯(2)

1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基本值考虑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了环境类别的影响,环境类别的分类如下:

环境类别 环境描述 备 注一 室内正常环境 遵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二 a 室内潮湿环境、露天环境及无侵蚀性水或土壤环境b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及与无侵蚀性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三 使用除冰盐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环境、滨海室外环境四 海洋环境 遵循《 港口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267五 化工及侵蚀性介质腐蚀的环境 遵循《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 GB50010规范考虑了环境类别对混凝土的影响。

2 构件类型的影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基本值把构件分成板墙壳、梁、柱3类。

3 基础中钢筋保护层基础中钢筋保护层:无垫层40mm;有垫层70mm. 4 预制混凝土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保护层厚度可以减少5mm,处于二类环境中的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层并有质量保证措施时,可按一类环境考虑。预应力钢筋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受弯构件钢筋端头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10mm.肋形板主肋钢筋保护层应按梁的数值采用。

5辅助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梁、柱中的箍筋、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板、墙、壳中分布钢筋保护层可按基本保护层数值减少10mm,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10mm. 6 保护层的其他构造要求:

61露天悬臂构件保护层的保护层要求:

露天悬臂构件62厚保护层中的表面配筋的构造要求:

厚保护层中的表面配筋

63混凝土结构的防火对保护层的构造要求:

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要求64 100年使用年限对保护层的要求:

对处于一类环境中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房屋结构,要求将基本保护层增加40%,并且还应采取表面保护及定期维修等措施。

7 工程应用示例「例9.2.1」某框架-剪力墙结构商务楼,现浇混凝土结构。各类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钢筋直径如下表相应栏目所示,请确定各类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并填入表中。

解: 先确定环境类别;再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受力钢筋直径确定保护层最小厚度,最后从中取较大值,具体保护层厚度见表中相应列数值。

混凝土结构保护层一览表构件类别 环境条件 环境类别 混 凝 土强度等级 纵向受力钢筋 辅助钢筋直径 保护层厚 直径 保护层厚基础 有垫层 二a C20 18 40 10 30柱 室 内 一 C35~C50 32 35 10 25梁 室 内 一 C30~C40 25 25 10 15楼板 室 内 一 C25~C30 12 20 8 12厕所、浴室 二a C25~C30 12 20 8 12剪力墙 室 内 一 C25~C35 14 20 8 12雨蓬、檐口板 室外、有抹面层 二a C30 12 25 8 17钢 筋 的 锚 固 资 讯钢筋锚固机理钢筋的粘结锚固力系由胶合力、摩擦力、咬合力及机械锚固等构成。

(1)拉拔试件 (2)τ-s曲线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本构关系 锚固抗力与锚固长度的关系

(1)末端带135°弯钩 (2)末端与钢板穿孔塞焊 (3)末端与短钢筋双面贴焊钢筋机械锚固的形式及构造要求

9.3.1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普通钢筋 la=α d fy / ft (9.3.1-1)

预应力钢筋 la=α d fpy / ft (9.3.1-2)

式中 lat-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fy、fy -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4.2.3-1、4.2.3-1采用;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4.1.4采用;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40时,按C40取值;

d-钢筋的公称直径;

α-钢筋的外形系数,按表9.3.1取用。

表9.3.1 钢 筋 的 外 形 系 数钢筋类型 光面钢筋 带肋钢筋 刻痕钢丝 螺旋肋钢丝 三股钢绞线 七股钢绞线α 0.16 0.14 0.19 0.13 0.16 0.17注:光面钢筋系指HPB235级钢筋,其末端应做180°弯钩,弯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3d,但作受压钢筋时可不做弯钩;带肋钢筋系指HRB335级、HRB400级钢筋及RRB400级余热处理钢筋。

钢筋绑扎搭接连接相关资讯钢筋绑扎搭接连接的机理

(1)搭接传力的微观机理 (2)搭接钢筋的劈裂及分离趋势钢筋搭接传力的机理

(1)搭接传力模型 (2)搭接传力的极限状态钢筋搭接传力的机理

(1)接头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 (2)搭接破坏和龟裂鼓出搭接区域的裂缝状态9.4.1 钢筋的连接可分为两类: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的类型和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9.4.2 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9.4.3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图9.4.3)。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 图9.4.3 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注:图中所示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搭接接头钢筋为2根,当4根钢筋直径相同时,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50%;对柱类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应根据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ll=ζla (9.4.3)

式中 ll-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

la-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按本规范第9.3.1条确定;

ζ-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修正系数,按表9.4.3取用。

表9.4.3 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修正系数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25 50 100ζ 1.2 1.4 1.6相关资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公式(9.3.1-1)、(9.3.1-2)和(9.4.3)算得纵向的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如表9.4.3-1表9.4.3-1 纵向受拉钢筋基本最小搭接长度(理论计算值,ζ=1.2)

钢 筋 类 型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C15 C20 C25 C30 C35 ≥C40光园钢筋 HPB(I)级 44.3d 36.7d 31.8d 28.2d 25.7d 23.6d带肋钢筋 HRB(II)级 55.4d 45.8d 40.0d 35.2d 32.1d 29.5d HRB400(III)级、RRB400(III)级 — 55.0d 47.6d 42.3d 38.5d 35.4d《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为了方便施工及验收,将纵向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要求进行了适度调整和归并,给出了附录B-纵向的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

建造师和施工监理师在理解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范的相关条文后,可根据钢筋的强度、外形、直径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指标,更准确合理地应用规范。

表B.0.1 纵 向 受 拉 钢 筋 最 小 搭 接 长 度钢 筋 类 型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C15 C20~C25 C30~ C35 ≥C40光?

混凝土框架梁的最大尺寸是多少,出自哪本规范

现在混凝土框架梁最大跨度12-15米。理论上没有最大跨度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主要是考虑钢筋长多了不好施工。出自混凝土规范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是2011年5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的图书,作者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设计规定、材料、结构分析、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构造规定、结构构件基本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结构构件抗震设计以及有关的附录。 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743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同时废止。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框架结构图) 钢结构钢结构螺旋楼梯施工

框架结构中构造柱设置要求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设置要求如下:

混凝土墙(柱)隔直段度,120(或100)厚墙超3.6m180(或190)厚墙超5m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隔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

120(或100)厚墙,墙高于3米,洞宽度于2.4m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180(或190)厚墙,墙高于4m,洞宽度于3.5m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拓展资料: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企业单位共同修订而成。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各类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GB 50010-2002

主编部门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2年4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的通知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108号)的要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10-2002,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3.1.8、3.2.1、4.1.3、4.1.4、4.2.2、4.2.3、6.1.1、9.2.1、9.5.1、10.9.3、10.9.8、11.1.2、11.1.4、11.3.1、11.3.6、11.4.12、11.7.1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2年2月20日

内容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你可以上网上下载,百度文库里面就可以的。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下面将介绍钢筋混凝土规范。

【钢筋混凝土规范】

安全性。指结构要能承受正常使用、正常施工时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在出现预定的偶然荷载时,主体结构要保持稳定、坚固。例如: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以及温度的变化、支座沉陷、撞击、地震击等偶然事件,当发生这些作用时,以及在发生之后,建筑结构要保持整体的稳定性。

适用性。指结构在正常作用时要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不发生过大的变形和过宽的裂缝而影响正常使用。裂缝的宽度不能超过允许值。

为了保证框架结构的抗震安全,结构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延性及耗能等性能。设计中应合理地布置抗侧力构件,减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不应在同一层同时改变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框架结构宜设计成双向梁柱刚架体系以承受纵横两个方向的地震作用或风荷载。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一向为刚架,另一向为铰接排架的结构体系。但在铰接排架方向应设置支撑或抗震墙,以保证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的两个注意问题】

(1)抗震等级的选取。对于乙类建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1.322规定: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但是抗震措施(主要体现为抗震等级)在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实际设计中经常发生抗震等级选错的情况,如:位于8度区的某乙类建筑,应按9度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确定,为一级抗震等级。

(2)振型组合数的合理选取。应按以下规则选取:对于较高层建筑,当不考虑扭转耦联时,振型数应不小于3;当振型数多于3时,宜取为3的倍数(由于程序按3个振型一页输出),但不能多于层数。当房屋层数不大于2时,振型数可取层数。对于不规则建筑,当考虑扭转耦联时,振型数应不小于9,但不能超过结构层的3倍,只有定义弹性楼板且按总刚分析法分析时,才可以取更多的振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振型数可以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90%所需的振型数。

通过以上学习和了解,想必您现在对钢筋混凝土规范已经有了一定了解。那么,希望今天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混凝土框架结构图、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51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Connection timed out after 30001 milli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