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 墙体加固措施有哪些(砌体加固设计方法有哪些如何选用)

钢结构设计11-086.24 K阅读0评论
、c和n有关的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系数,由表3.2.3查得; ?=0.05; c ——检测加固材料性能所取的置信水平(置信度),一般对钢材,可取 c=0.90;对混凝土和木材,可取c=0.75;对砌体,可取c=0.60;对其他材料,由本规范有关章节作出规定,增设扶壁柱加固法:增设扶壁柱加固属于增大截面法的一种,当窗间墙或承重墙承载力不够,但砖砌体尚未被压裂,或只有轻微裂缝者,可采用此方法加固来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常用的扶壁柱有砖砌和钢筋混凝土两种,其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造价低,减层卸荷,主楼由原来的七层减为六层;  一、二层墙体
本文目录

说说 墙体加固措施有哪些

1.增设壁柱和门垛 当墙体的窗间墙上出现集中荷载,而墙厚又不足以承受其荷载;或当墙体的长度和高度超过一定限度并影响墙体稳定性时,常在墙身局部适当位置增设凸出墙面的壁柱以提高墙体刚度。当在墙上开设门洞且门洞开在两墙转角处或丁字墙交接处时,为了便于门框的安置和保证墙体的稳定性,须在门靠墙的转角部位或丁字交接的一边设置门垛。 2.设置圈梁 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横墙设置的连续闭合的梁。圈梁配合楼板的作用可增强楼层平面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体开裂,并与构造柱一起形成骨架,提高抗震能力。 3.抗震措施 由于砖砌体属脆性材料,抗震能力差,因此在7度以上的地震设防区,对砖石结构建筑物的总高度、横墙间距、圈梁的设置以及墙体的局部尺寸等,都提出了一定的限制和要求,必须按抗震设计规范考虑。此外,为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还要求提高砌体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以及必要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从构造角度考虑设置的,一般设在建筑物的四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电梯间以及某些较长的墙体中部。构造柱必须与圈梁及墙体紧密连结,对整个建筑物形成空间骨架。从而增强建筑物的刚度,提高墙体的应变能力,使墙体由脆性变为延性较好的结构,做到裂而不倒。施工时必须先砌墙,随着墙体的上升而逐段现浇钢筋混凝土柱身。

ERROR

The following error was encountered while trying to retrieve the URL:

请问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是什么

2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 砌体结构经可靠性鉴定确认需要加固时,应根据鉴定结论和委托方提出的要求,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按本规范的规定和业主的要求进行加固设计。加固设计的范围,可按整幢建筑物或其中某独立区段确定,也可按指定的结构、构件或连接确定,但均应考虑该结构的整体性。 3.1.2 在加固设计中,若发现原砌体结构无圈梁和构造柱,或涉及结构整体牢固性部位无拉结、锚固和必要的支撑,或这些构造措施设置的数量不足,或设置不当,均应在本次的加固设计中,予以补足或加以改造。否则,加固设计无效。 3.1.3 加固后砌体结构的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性、结构的重要性和加固设计使用年限,由委托方与设计方按实际情况共同商定。 3.1.4 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应与实际施工方法紧密结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新增构件及部件与原结构连接可靠,新增截面与原截面粘结牢固,形成整体共同工作;并应避免对未加固部分,以及相关的结构、构件和地基基础造成不利的影响。 3.1.5 对高温、高湿、低温、冻融、化学腐蚀、振动、温度应力、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影响因素引起的原结构损坏,应在加固设计中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并按设计规定的顺序进行治理和加固。 3.1.6 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应综合考虑其技术经济效果,既应避免加固适修性很差的结构,也应避免不必要的拆除或更换。 注:适修性很差的结构,指其加固总费用达到新建结构总造价70%以上的结构,但不 包括文物建筑和其他有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的建筑。 3.1.7 对加固过程中可能出现倾斜、失稳、过大变形或坍塌的砌体结构,应在加固设计文件中提出有效的临时性安全措施,并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3.1.8 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使用年限,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3 1 结构加固后的使用年限,应由业主和设计单位共同商定; 2 一般情况下,宜按30年考虑;到期后,若重新进行的可靠性鉴定认为该结构工作正常,仍可继续延长其使用年限; 3 对使用胶粘方法或掺有聚合物加固的结构、构件,尚应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检查的时间间隔可由设计单位确定,但第一次检查时间不应迟于10年。 3.1.9 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加固后砌体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3.2 设计计算原则 3.2.1 砌体结构加固设计采用的结构分析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应采用线弹性分析方法计算结构的作用效应,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的有关规定。 3.2.2 加固砌体结构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验算: 1 结构上的作用,应经调查或检测核实,并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和要求确定其标准值或代表值,若此项工作已在可靠性鉴定中完成,宜加以引用。 2 被加固结构、构件的作用效应,应按下列要求确定: 1)结构的计算图形,应符合其实际受力和构造状况; 2)作用效应组合和组合值系数以及作用的分项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确定,并应考虑由于实际荷载偏心、结构变形、温度作用等造成的附加内力。 3 结构、构件的尺寸,对原有部分应采用实测值;对新增部分,可采用加固设计文件给出的名义值。 4 原结构、构件的砌体抗压强度和受力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1)当原设计文件有效,且不怀疑结构有严重的性能退化时,可采用原设计的标准值; 4 2)当结构可靠性鉴定认为应重新进行现场检测时,应采用检测结果推定的标准值。 5 加固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应符合本标准规范第4章的规定;其性能的标准值应按本规范第3.2.3条确定;其性能的设计值应按本规范各相关章节的规定采用。 6 验算结构、构件承载力时,应考虑原结构在加固时的实际受力状况,包括加固部分应变滞后的特点,以及加固部分与原结构共同工作程度。 7 加固后改变传力路线或使结构质量增大时,应对相关结构、构件及建筑物地基基础进行必要的验算。 8 地震区结构、构件的加固,除应满足承载力要求外,尚应复核其抗震能力;不应存在因局部加强或刚度突变而形成的新薄弱部位;同时,还应考虑结构刚度增大而导致地震作用效应增大的影响。 注:本规范的各种加固方法,一般情况下可用于结构的抗震加固,但具体采用时,尚 应在设计、计算和构造上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地震灾后建筑鉴定加固技术指南》的规定和要求。 3.2.3 加固材料性能的标准值(fk),应根据抽样检验结果按下式确定: fk=mf–k·s (3.2.3) 式中mf ——按n个试件算得的材料强度平均值; s ——按n个试件算得的材料强度标准差; k ——与?、c和n有关的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系数,由表3.2.3查得; ? ——正态概率分布的下分位数;根据材料强度标准值所要求的95%保 证率,应取?=0.05; c ——检测加固材料性能所取的置信水平(置信度),一般对钢材,可取 c=0.90;对混凝土和木材,可取c=0.75;对砌体,可取c=0.60;对其他材料,由本规范有关章节作出规定。

一层砖头墙要倒了怎么快速加固

增设扶壁柱加固法:增设扶壁柱加固属于增大截面法的一种,当窗间墙或承重墙承载力不够,但砖砌体尚未被压裂,或只有轻微裂缝者,可采用此方法加固来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常用的扶壁柱有砖砌和钢筋混凝土两种,其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造价低。

墙体加固有几种方法呢

(1)减层卸荷,主楼由原来的七层减为六层;  (2)一、二层墙体采用两面加钢筋混凝土层加固;  (3)空心砌块局部承压不够,采用在梁端设垫块或采用压力灌浆的办法填实梁端砌块孔洞;  (4)外墙转角处采用加设构造柱加固墙体的稳定性;  (5)现浇钢筋混凝土板采用减小板跨增加次梁且面层加厚40mm的办法加固;  (6)在承载力不够的梁下增设承重墙。  这里重点介绍承重横墙的加固方案,底层墙由于濒临破坏,采取混凝土组合砌体的方案,即在原240mm宽的墙体两侧每侧现浇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配筋竖向为φ8,间距为150mm,水平向配筋为φ6,间距为200mm,混凝土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墙体两侧的混凝土用φ6的穿墙钢筋拉结,位置设在砖缝的部位,其间距双向均为900mm。一层墙体由于破坏严重,在加固计算时略去墙体的承载能力,即荷载全部由两侧的混凝土墙承受;二层墙体因出现的裂缝较轻,采用在二侧用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进行加固,在加固计算时考虑原墙体的承载能力,水泥砂浆为M10每面3mm厚,钢筋网配筋同底层。

砌体加固技术的方法主要包括有那些?说说 墙体加固措施有哪些(砌体加固设计方法有哪些如何选用)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24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