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钢结构设计

藏族五大特征(藏族蓝色石叫什么石)

钢结构设计 4周前 ( 07-24 04:38 ) 4774 抢沙发
本文目录

藏族五大特征

1、藏族人最明显的特征是鼻骨高,鼻孔大,这是为适应高寒地区缺氧和寒冷所致。

藏族蓝色石叫什么石

藏族蓝色石又称作蓝玛瑙,是一种经过特殊加工处理的宝石材料,具有深蓝色的颜色,透射出奇特的光泽。在藏族传统文化中,蓝玛瑙被视为吉祥、神圣的宝石,常被用作佛教手链、项链等装饰品。

藏族信仰什么教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天竺传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藏族雕刻技艺高超。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也是人类重要遗产。

藏文诞生地拉萨帕邦喀宫都有哪些传说

西藏寺院巡礼——藏文诞生地、文成公主的“九层碉楼”!

娘热沟是拉萨市的后花园,流淌在娘热沟的溪水,被水渠导引后流经16座水磨坊。

其中,“甲米曲固”水磨坊不但曾是布达拉宫专用的磨坊,还被评为国家级文化遗产。

流经千年的溪水,不但磨细了五谷,还孕育出了西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藏文。

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在高原上崛起,但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没有文字一直都是个严重的问题。

贞观八年(634年),唐朝第一次派使臣冯德遐回访拉萨时,他对吐蕃朝廷的印象依旧是,“无文字,刻木结绳为约。虽有官,不常厥职,临时统领。……,但随喜怒而无常科。”

正是这幅草莽初创的模样,让松赞干布第一次的求亲“尚公主”的愿望,遭到了李世民无情的拒绝。

为了帝国能够长治久安、继续发展,在松赞干布执政的早期,他就开始选派人员去天竺(印度)学习梵文和天竺文化。

但派去天竺的藏族青年,因难以适应当地潮热的气候,大量命丧天竺。最终,只有吞弥· 桑布扎学成回国。由此,创制藏文这件千秋伟业便落在了他的肩上。

吞弥·桑布扎的名字现已失传,我们只知道他是拉萨尼木县吞弥家族的传人。其父吞弥·阿鲁,是松赞干布的御前大臣,母亲名叫阿孥。

“吞弥”是其家族名称,也有可能是家族属地的地名。“桑布扎”为梵文尊称,是天竺人褒奖他在学习期间敬重佛法、刻苦习修的行为而赠与的,意为“贤良之藏人”。

十五岁的吞弥·桑布扎,奉命带领16名藏族青年,携带许多黄金,前往天竺,拜师求学。

临行前,松赞干布拉住他的手,叮嘱道:“吐蕃没有文字,就好比黑夜里走路没有光。你一定要将创造文字的方法学会,这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大功业!”

经过七年艰苦的学习,精通梵文、语法、诗学和佛经的吞弥· 桑布扎回到了吐蕃。松赞干布马上命他,着手创制一套属于本民族的文字。

公元641年(贞观十五年),吞弥·桑布扎开始在娘热沟中的帕邦喀宫(亦称“普隆喀”)闭关创制文字。

在闭关的三年里,他在传承古象雄文字的基础上,以梵文的50个根本字母为楷模,结合藏语言特点,创制了藏文30个根本字母;又从梵文的16个元音中造出4个藏文元音字母。

还在元音中,补充了元音“啊”、“迦”、“恰”、“甲”、“夏”、“沙”等6个字,并将梵文34个子音字中,去掉了5个反体字、5个重叠字,制定出了30个子音字的藏文。

藏文文字创造完成后,松赞干布身体力行,拜吞弥·桑布扎为师,刻苦学习,并下令吐蕃年轻贵族必须通晓藏文,朝廷将会定期进行考试,并对学习成绩优良的给予奖励。

随后,他还命人在石板上用藏文刻写了六字真言(即唵、嘛、呢、叭、咪、吽),这块刻石目前依旧保存在帕邦喀宫内。

帕邦喀宫与藏文创立之间,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这座宫殿却不一定,是为吞弥·桑布扎闭关建造的。

在拉萨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将帕邦喀指向了另一位西藏历史的名人——文成公主。

据说,文成公主进藏之处,精通堪舆之术的她便对拉萨周边地势有一段精彩的描述:“东方如灯柱竖立,南如宝塔高耸,西如螺杯置于供架,北如莲花开放。”

除此之外,尚有四大神兽护卫,“东方白虎,即格洞沃玛;南方青龙,即藏布河(拉萨河);西方朱雀,即第不栋,北方玄武,即帕邦喀。”

四方神兽定位完毕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亲自到拉萨北郊察看,果然在娘热沟发现一方巨石,高出地面十几米,形似伏龟一般(玄武)。“帕邦喀”在藏语里,便是“大石”之意。

此时,先入拉萨的泥婆罗赤尊公主已经开始修建大昭寺,但建寺过程极为不顺。白天建,晚上便被“妖鬼所毁”。

无奈之下,赤尊公主派侍女带一斗金沙,请文成公主卜算。文成公主提出,首先需要镇压拉萨周边险恶地势,再建镇压罗刹女各关节的镇魔寺,最后再以白山羊驮土,填堵湖心眼,大昭寺才能建成。

可能是文成公主所说的内容太深奥,赤尊公主的侍女没能记全,只记住了用白山羊驮土。结果,依旧是白忙了一场。

为此,赤尊公主很生气,在松赞干布面前告状。

松赞干布一番了解后,觉得文成公主说的极有道理。便在帕邦喀的巨石上,用红炉铁水灌凝大砖,建筑起九层高的碉堡,四面都用铁链紧栓使其牢固,然后和两位公主一起在碉楼内修法禳灾。

修到第七天,忽然天雷滚滚,梵音怒放,传下法谕:“所发宏愿,当获成功!”

随即,岩石上自然显现出怙主三尊的影响。后由尼泊尔雕工在原圣象的基础上,施以雕刻加工,形成了至今犹存的三怙主像。

现在帕邦喀宫下方的“三怙主殿”,主供便是这三尊圣象!

传说当然不能尽信,虽然帕邦喀宫据说建成于布达拉宫之前,且松赞干布和两位公主曾在此居住,被誉为“拉萨第一宫”。

但如果,当时真有高达九层的碉楼建成,与其说是为了让公主居住(符合唐书中“为公主别筑一城”的记载),到不如说是为了构筑拉萨北面的防御体系。

因为,娘热沟自古以来就是拉萨北方的交通要道,从此沟沿河谷而上,便可通达苏毗故地。

文成公主所言的四方神兽之地,恰巧是扼守拉萨河谷四周的战略要地,理论上都应建有军事防御基地。

帕邦喀宫建成后,成为拉萨最初的五座道场之一(其他四座是大昭寺、小昭寺、查拉鲁普、扎叶巴寺),二百年来香火不断。

直到吐蕃王朝末代朗达玛开始毁佛灭法,焚烧了帕邦喀宫,拆毁了松赞干布时所建的108座佛塔和所有建筑,帕邦喀宫就此沦为一座废墟。

11世纪中叶,博多瓦·仁钦赛(1091~1165)和弟子扎嘎到帕邦喀朝圣,看到一片废墟时非常痛心,便命弟子修复。

扎嘎遵从师命,扎嘎先修建了两层殿堂,在策久拉康洞内修行数月,然后召集僧人修建了两层殿堂,这时修持的僧人达二百多人。此后,噶当派僧人陆续修复了原有的佛塔、佛像,建立了佛殿。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执掌西藏政教大权后,对帕邦喀宫再次进行了维修扩建。其最鼎盛时期,曾有7000多名僧人在此学经,并由色拉寺进行管辖。

清朝以来,历世达赖喇嘛都会到此礼佛、受戒,获得格西学位之后会来此举办庆贺仪式,该寺堪布也依例由噶厦委任。

现在的帕邦喀已经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主要建筑由斋戒殿、胜乐宫和文成公主楼组成。

三怙主殿(斋戒殿):位于寺院最前方,殿外左侧石墙上有一颜色十分鲜艳的大眼,传说是色拉寺后山自然显现的胜乐金刚三眼之一(另外两眼分别在格日寺内以及扎西曲德日追东面的山洞内)。

该殿主供天然形成的三怙主(观音菩萨、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佛坛的右侧(朝佛者面对佛坛时的左手边)有一尊千手观音。

据说这座观音像一直在显灵变高,当初该像能轻松放入佛龛,如今该像头抵佛龛顶部。

六字真言刻石:顺时针绕至斋戒殿右墙,可见墙上有一块蓝底金字石碑,题写着观音六字真言。

这便是传说中,西藏第一块用藏文刻写的石板。有人说其由吞米·桑布扎所写,也有人认为它出自松赞干布的手笔。

吉祥天母洞(十日殿):自斋戒殿沿着背后的大石左边顺时针绕,可经过大石下方的小洞窟,称“十日殿”。

这是因赤松德赞、莲花生、静命在此修行十天而得名,洞内供奉有莲花生等圣像,墙上的天母雕像,传说是天然显现。

帕邦喀颇章(胜乐宫):从十日殿继续向上走,即可到达胜乐宫。

此宫据说便是松赞干布时期,九层碉楼的遗迹。经噶当派祖师以及后代复兴,该宫殿原址建成了如今的胜乐宫。

扎萨颇章(文成公主楼):与胜乐宫对立,为黄色建筑,是文成公主曾经居住的场所。

楼内如今也是佛殿,该楼门外不远处,有文成公主亲手种植的桃树,如今仍然正常生长。

不论帕邦喀究竟是为吞米·桑布扎闭关造字所建,还是为文成公主居住所建。在它历经千年的漫长回忆中,都和西藏文化结下了不可断绝的联系。

今天,当我们亲赴娘热沟帕邦喀,所膜拜的是它供奉的佛像呢?还是它身上弥漫着的,厚重的西藏文化?

藏族信仰什么教

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

藏族五大特征(藏族蓝色石叫什么石) 钢结构网架设计

藏族雕塑有哪些藏族五大特征(藏族蓝色石叫什么石)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