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抗震措施有哪些(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是确保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保持稳定和安全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砖混结构抗震措施:,,1. 地基基础加固:通过增加地基承载力、改善地基土质或采用桩基等方式来增强基础的抗震性能。,2. 结构布局优化:合理安排建筑物的平面布局,避免过于集中的荷载和应力集中,以减轻地震作用下的不利影响。,3. 使用隔震支座:在关键部位设置隔震支座,通过隔离地震波传递,减少上部结构的振动响应。,4. 加强构件连接:提高梁、柱等主要承重构件之间的连接质量,如采用焊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以提高整体刚度和抗剪能力。,5. 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合理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以避免由于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损伤。,6. 采用减震材料:在墙体、楼板等部位使用具有良好减震性能的材料,如橡胶减震垫、软木等。,7. 实施被动式抗震设计:通过设置限位器、滑动装置等被动控制装置,在地震发生时自动限制结构变形,保护人员安全。
砖混结构抗震措施
一、结构布局方面
(一)建筑平面与立面布局
- 保持规整性:建筑平面、立面宜简洁、规则,使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一致。对于平面布置不规则的房屋,质心与刚度中心易不重合,地震时会产生扭转效应,加剧破坏力度;体型不规则的房屋要注意偏离结构刚心远端墙段的抗震验算。建筑立面避免头重脚轻,降低房屋重心,不采用错落立面,控制突出屋面建筑部分的高度以避免鞭梢效应,同时确保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均匀性。若不可避免采用不规则设计方案,应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将复杂布局分割成相对规则的独立单元,兼顾建筑造型与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使平面和立面规整、简洁、美观又提高抗震性能。
(二)墙体承重体系选择
- 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多层砖混房屋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这种体系能让纵、横墙均匀对称布置,沿平面内对齐,沿竖向上下连续,并且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均匀,可提高房屋抗震性能。而纵墙承重结构刚度较差,立面不宜开设大面积门窗;若采用横墙承重,当横墙兼作隔墙和承重墙时,其间距最好为3 - 4m;对于平面复杂、内部空间划分多样化的建筑,可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底层为商店或公共活动大空间、上部为住宅等的建筑可采用底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上部为砖墙承重结构;内部以梁柱代替墙承重、外围护墙兼承重的砖墙和内框架混合承重方式可获较大内部空间,但刚度不够,多用于大厅。
二、限制房屋规模方面
- 控制高度和层数:砌体房屋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地震破坏程度越大。在中、强地震作用下,过高的房屋因倾覆力矩过大,底部墙体易受过大压力或剪力而破坏。所以减轻自重、减少层数、降低层高是削弱地震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应控制砖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及总层数。
三、增强结构整体性方面
(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盖
-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盖整体性好、水平刚度大。它可消除滑移、散落问题,增加房屋整体性,增大楼板刚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放宽平面上墙体对齐的要求。在上下墙体不对齐时,能起到传递水平力的作用,同时增加了楼板对墙体的约束。
(二)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
- 设置圈梁:设置配筋圈梁可限制散落问题,增强空间刚度,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从而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即使不设柱仅设圈梁,也可大大提高房屋整体的抗震性能。
- 设置构造柱:设置钢筋混凝土构件柱可减少墙身的破坏,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
四、其他措施
(一)合理设置连接构件
- 增设壁柱及圈梁:将现浇混凝土附壁柱、圈梁及内墙拉杆形成一个整体,成为外包框架,提高房屋整体抗震性能。
- 设置钢拉杆:当内墙需增设圈梁却无法设置时,可用钢拉杆代替圈梁。
(二)对薄弱部位进行处理
- 砖砌门窗洞口:当房屋门窗洞口较多、较大时,会削弱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封堵原有洞口可提高抗震能力。
- 压力灌浆:针对砖墙已产生裂缝影响美观和强度时,可采用水玻璃砂浆等材料灌缝修补,提高强度,但在砖混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中,要妥善处理相关问题,避免削弱抗震加固作用。
- 减层降高:由于砖混结构抗震主要构件砖墙变形小、延性差,在地震中易破坏,且房屋层数增加和高度增大时地震反应加剧,所以可适当减层降高。
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规范
砖混结构与钢结构抗震对比
砖混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研究
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评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