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 框架结构 成本(砖混结构改造成本分析)
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砖混结构改造的成本,并对比框架结构改造的成本。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案例,对砖混结构的改造成本进行了详细计算和比较。研究发现,砖混结构的改造成本通常高于框架结构,主要由于砖混结构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施工难度等因素所致。还分析了影响砖混结构改造成本的其他因素,如建筑规模、设计复杂程度以及地区差异等。提出了降低砖混结构改造成本的建议,包括优化设计方案、选择经济适用的材料和技术、加强施工管理等。
砖混结构与框架结构成本对比
- 不同来源的成本数据范围
- 根据[1],施工单位承接土建工程时,砖混结构一般在850 - 1000元/平方米,框架结构为1100 - 1400元/平方米,差值在200 - 400元/平方米。
- [3]提到,框架结构大概在1000元/平米,砖混结构大概在750元/平米,砖混结构比框架结构低300元/左右。
- [4]指出,框架的成本在700 - 800元/m2,砖混在400 - 500元/m2,但也提到各地存在差异。
- [5]中框架结构的价格约1000 - 1200元/平米,砖混结构的价格约800 - 1000元/平米,每平米差价200左右。
- 影响成本的因素
- 材料方面
- 砖混结构:过去多使用实心粘土砖,现在为保护耕地,可能采用承重空心砖,但可靠性和技术成熟度不如实心黏土砖,不过材料成本相对较低。而且砖混结构中,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整体材料成本有一定的控制范围。
- 框架结构:内分隔墙一般是非承重空心砖,做外墙时保温隔热隔声差点,而梁板柱都是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由钢筋和混凝土的梁板柱为主要承重构件,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相对较多,这会增加材料成本。
- 施工工艺方面
- 砖混结构:施工顺序为先安装地梁,再安装砌砖和构造柱,最后才是楼板。施工过程相对简单,对施工技术和设备要求相对较低,人力成本也相对低一些,但由于其对温度变化、地基沉降变化的敏感度较高,容易出现墙体裂缝等问题,可能会在后期维修等方面产生一定成本。
- 框架结构:施工顺序为先安装柱子,再安装房梁,然后是楼板以及砌砖。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例如柱子和梁的浇筑需要保证质量,对模板的要求也较高,所以人工成本和技术成本会相对增加。不过墙体裂缝类问题相对砖混结构少,但框架梁底和填充墙顶的交接部位会经常出现裂缝,外墙裂缝可能导致墙面渗水,维修成本也需考虑。
- 建筑功能和空间灵活性方面
- 砖混结构:由于很多墙体是承重结构,不允许拆除,在室内空间改造上比较受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功能的后期改变,所以从长期使用和功能调整的角度来看,成本相对固定。如果要进行改造,需要进行结构加固等措施,会大大增加成本。
- 框架结构:多数墙体不承重,改造起来比较简单,敲掉墙体就可以改变空间布局。这种灵活性使得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从建筑全生命周期来看,虽然初始建设成本可能较高,但后期功能调整的成本较低,总体成本效益可能更优。
- 抗震性能方面
- 砖混结构:抗震性能较差,在抗震要求较高的地区,如果要达到相应抗震标准,可能需要采取额外的抗震加固措施,从而增加成本。一般适用于低度抗震区的低层结构,如6层以下建筑。
- 框架结构:抗震效果较好,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水平和竖向荷载。在抗震设计要求较高的地区,不需要像砖混结构那样进行大量的抗震加固,在这方面的成本相对稳定且可能更具优势。
- 材料方面
砖混结构与框架结构的耐久性
框架结构在地震中的表现
砖混结构改造成本分析
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