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 防水
混凝土浇筑的防水措施是确保建筑物结构完整性和耐久性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技术和材料措施来防止水分渗透到混凝土内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混凝土浇筑防水策略:,,1.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类型:使用高密实度、低吸水率的混凝土可以有效减少水分渗透。使用硅酸盐水泥或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增强其密实度和抗渗性。,,2. 优化混凝土配比:通过调整水灰比和其他配合比,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正确的配比可以确保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同时避免过快的硬化和收缩。,,3. 采用适当的振捣工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使用适当的振捣方法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过度振捣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裂缝,而不足的振捣则可能导致内部缺陷。,,4. 设置防水层:在混凝土表面铺设防水膜或涂刷防水涂料可以阻止水分渗透。这些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耐候性,以适应各种环境条件。,,5. 控制施工环境:在混凝土浇筑前,应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适宜。温度、湿度和风速等都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降低水分蒸发和空气侵入的可能性。,,通过实施这些防水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浇筑防水的关键技术
混凝土浇筑防水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混凝土的配比、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多个关键步骤。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总结的混凝土浇筑防水的关键技术。
1. 材料选择与配比控制
- 水泥: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水泥品种,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水泥用量应不小于300Kg/m3。
- 骨料: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40mm,砂宜用中砂。
- 拌合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 外加剂: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
- 掺合料: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硅粉掺量不应大于3%,其它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 施工过程控制
- 搅拌控制:在进行防水混凝土搅拌时,要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配料,精细称重以确保材料用量准确。外加剂、水泥、水等的用量偏差应当控制在1%以内,砂石的用量偏差不能超过2%。
- 浇筑控制:在正式进行防水混凝土浇筑作业前,应当先将模板内部清扫干净,对木质模板要预先用水浸湿。若混凝土浇筑垂直落差大于1.5m时,应使用溜管、溜槽等工具辅助浇筑,避免混凝土因落差过大而出现离析。
- 振捣控制:防水混凝土浇注作业结束后,为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要及时进行振捣。若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应做到慢拔快插,插入点的间距小于1.5倍的振捣棒直径,模板与振捣棒底部的距离应不小于其0.5倍的作用半径;分层浇筑时,应使振捣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50mm。
- 养护控制:混凝土养护期间失水,水泥水化不充分,内部微观结构不致密或面层龟裂;或者混凝土在还没有足够强度时,被雨淋、过早浇水,混凝土砂浆面层被泡烂,这些都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若有条件,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可采用蓄水养护或覆盖湿毛毡养护,且必须保证砂浆面层完好致密。
3. 施工缝处理
认真做好施工缝的处理,使上下两层砼之间粘结密实,以阻隔地下水的渗漏。认真清理施工缝处,凿掉表面上的浮粒和杂物,用钢丝刷或剁斧将旧砼表面打毛,用水冲刷干净,在施工缝处先浇一层与砼灰砂比相合的水泥砂浆,再浇灌上层砼,并且加强施工缝处和砼振捣,保证捣固密实。
4. 防水补漏方法
- 楼面处理补漏:用凿子或冲击钻将漏水部位打孔并将孔眼用水冲洗干净;抹面:基面必须充分湿润,并要求基面坚固、洁净、平顺、不平之处先用双快补强材料找平。
- 防水补漏施工方法:用凿子或冲击钻将渗水部位打成4~125px深,直径2~75px孔洞,用于冲洗干净后,材料加水(灰:水=1:0.3)搅拌均匀,捏成料团(料团大小与孔洞相近),手掌感觉发热,迅速将料团塞于孔中,并用手掌压住几分钟,手掌感到发硬后,松开手掌,再用木板压平。15min后进行湿养护;抹面:基面清理干净,充分湿润后,材料加水(灰:水=1:0.4)搅拌均匀(不得含生料或团粒)成腻子状,用抹子或刮板迅速上第一层料(厚度1mm涂层硬化后喷水湿养护,再上第二层料(厚度1mm上料时稍用力使涂层密实。
以上就是混凝土浇筑防水的一些关键技术要点。需要注意的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最终的防水效果。
混凝土防水养护的最佳实践
防水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技巧
混凝土防水材料选择指南

混凝土防水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