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基础设计计算公式(塔吊基础计算书)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5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塔吊基础设计计算公式,以及塔吊基础计算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塔吊安装基础水平和高度偏差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fa大于偏心距较大时的压力设计值Pkmax=96.5kPa,满足要求!五. 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2.7条,验算公式如下: ,式中 hp──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取 hp=0.96;,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塔吊基础设计计算公式,以及塔吊基础计算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塔吊安装基础水平和高度偏差计算公式?
塔吊的安装是按楼层高度决定的:
1、小高层100米以下,用QTZ5008,23万左右。
2、中高140米以下,用QTZ5013或QTZ5313,27万至32万。
3、高层200米以下,用QTZ6313或QTZ7030,80万至120万 。
以上价格为市场上的中等价位,因生产厂家和配置不同可能会有较大差异。
塔吊按照力矩进行划分,大致划分为
1、QTZ125(力矩1250)
2、QTZ80(力矩800)
3、QTZ63(力矩630)
4、QTZ50(力矩500)
5、QTZ40(力矩400)
大部分工程建设使用QTZ63、QTZ50、QTZ40塔吊,QTZ31.5.QTZ25塔吊在大部分省市基本淘汰了。
扩展资料
标准规定编号方式
按ZBJO4008执行,我国塔机型号组成为:类组代号+形式+特性代号+主参数代号。
类:Q——(起)
组:T——(塔)
型:上回转自升式Z——(自)
固定式G——(固)
内爬式P——(爬)
下回转自升式S(升)
主参数为公称起重力矩。
标记示例如下:
公称起重力矩600kNm固定式塔机:QTG600
公称起重力矩1000kNm自升式塔机:QTZ1000
有些塔机仍以tm为起重机力矩计量单位,则上述三种塔机型号分别表示为QTG60,QTZ100。
塔吊基础165×b=s是什么意思
1 这个公式是用来计算塔吊基础面积的。
2 其中,165是基础的深度,b是基础的宽度,s是塔吊的最大静载荷。
3 如果要建造塔吊,需要先计算出所需的基础面积,然后按照这个公式来设计基础的深度和宽度,确保塔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塔吊桩基础的计算式及需要那些数据
基本参数 :
塔吊型号 QTZ80A 基础埋深 D=3.8 m 承台长度 Lc=5.5 m 承台宽度 Bc=5.5 m 承台厚度 Hc=1.35 m 桩直径 d=800 m 桩间距 a=3.4 m 箍筋间距 S=200 mm
桩基承台的自重计算:
其中 D 基础埋深 D=3.8 m 。
Lc 承台长度 Lc=5.5 m Bc 承台宽度 Bc=5.5 m Hc 承台厚度 Hc=1.35 m 。
经过计算 G=25×5.5×5.5×1.35+20×5.5×5.5×3.8=3319.94 kN。
扩展资料:
对于有桩基础的塔吊,必须验算桩基础的承载力。根据计算分析,在非工作状态下,塔吊大臂垂直于基础面对角线时最危险。当以对角两根桩的连线为轴(图2—1),产生倾覆力矩时,将由单桩受力,此时桩的受力为最不利情况。
若计算出的P2<0,即桩将受到拉力,拉力为|P2|
L———桩的中心距。
5、 单桩承载力
单桩的受压承载力由桩侧摩阻力共同承担的,单桩受压承载力为:
单桩的抗拔承载力由桩侧摩阻力承担,单桩抗拔力为:
RK2=UP∑qSiLi (2—6)
其中:
qp—————桩端承载力标准值,KPa
AP—————桩身横截面面积,m2
UP—————桩身的周长,m
qSi—————桩身第I层土的摩阻力标准值,KPAk
Li—————按土层划分的各段桩长,m
将计算所得的P1和RK1相比较,|P2|和RK2相比较,若P1 RK1且|P2| RK2则可满足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塔吊
塔吊基础偏心距怎么计算
一. 参数信息
QTZ-315塔吊天然基础的计算书
塔吊型号:QTZ315塔吊基础设计计算公式, 自重(包括压重)F1=250.00kN, 最大起重荷载F2=30.00kN,
塔吊倾覆力距M=315.40kN.m, 塔吊起重高度H=28.00m, 塔身宽度B=1.40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基础埋深D=1.30m, 基础最小厚度h=1.30m,
基础最小宽度Bc=5.00m, 二. 基础最小尺寸计算基础的最小厚度取:H=1.30m
基础的最小宽度取:Bc=5.00m三.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
当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塔吊基础设计计算公式:
当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当考虑偏心距较大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式中 F──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压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1.2×280=336.00kN塔吊基础设计计算公式;
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G=1.2×(25.0×Bc×Bc×Hc+20.0×Bc×Bc×D) =1275.00kN;
Bc──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c=5.00m;
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Bc×Bc×Bc/6=20.83m3;
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1.4×315.40=441.56kN.m;
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m),按下式计算:
a=5.00/2-441.56/(336.00+1275.00)=2.23m。
经过计算得到:
无附着的最大压力设计值 Pmax=(336.00+1275.00)/5.002+441.56/20.83=85.63kPa
无附着的最小压力设计值 Pmin=(336.00+1275.00)/5.002-441.56/20.83=43.25kPa
有附着的压力设计值 P=(336.00+1275.00)/5.002=64.44kPa
偏心距较大时压力设计值 Pkmax=2×(336.00+1275.00)/(3×5.00×2.23)=96.50kPa四. 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 地基基础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3条。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N/m2);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85.00kN/m2;
b──基础宽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0.30;
d──基础埋深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60;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取19.00kN/m3;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重度,取19.00kN/m3;
b──基础底面宽度,取5.00m;
d──基础埋深度,取0.50m。
解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a=96.40kPa
实际计算取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a=96.40k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大于最大压力设计值Pmax=85.63kPa,满足要求塔吊基础设计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fa大于偏心距较大时的压力设计值Pkmax=96.5kPa,满足要求!五. 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2.7条。
验算公式如下:
式中 hp──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取 hp=0.96;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取 ft=1.57kPa;
am──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am=[1.40+(1.40 +2×1.30)]/2=2.70m;
h0──承台的有效高度,取 h0=1.25m;
Pj──最大压力设计值,取 Pj=96.50kPa;
Fl──实际冲切承载力:
Fl=96.50×(5.00+4.00)×0.50/2=217.12kN。
允许冲切力:
0.7×0.96×1.57×2700×1250=3560760.00N=3560.76kN
实际冲切力不大于允许冲切力设计值,所以能满足要求!
六. 承台配筋计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2.7条。
1.抗弯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a1──截面I-I至基底边缘的距离,取 a1=1.80m;
P──截面I-I处的基底反力:
P=96.50×(3×1.40-1.80)/(3×1.40)=55.14kPa;
a“──截面I-I在基底的投影长度,取 a“=1.40m。
经过计算得 M=1.802×[(2×5.00+1.40)×(96.50+55.14-2×1275.00/5.002)+(96.50-55.14)×5.00]/12
=208.63kN.m。
2.配筋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7.2条。
式中 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 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
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h0──承台的计算高度。
经过计算得 s=208.63×106/(1.00×16.70×5.00×103×12502)=0.002
=1-(1-2×0.002)0.5=0.002
s=1-0.002/2=0.999
As=208.63×106/(0.999×1250×210.00)=795.43mm2。
由于最小配筋率为0.15%,所以最小配筋面积为:9750mm2。
故取 As=9750mm2。
塔吊基础怎么计算
重量与幅度对应公式塔吊基础设计计算公式:Q=44522÷(R-0.4)-170
幅 度m\x092.5-12.05\x0913\x0914\x0915\x0916\x0917\x0918
起重量t\x093\x092.745\x092.518\x092.323\x092.155\x092.005\x091.875
幅 度m\x0919\x0920\x0921\x0922\x0923\x0924\x0925
起重量t\x091.758\x091.653\x091.56\x091.473\x091.396\x091.325\x091.26
幅 度m\x0926\x0927\x0928\x0929\x0930\x0931\x0932
起重量t\x091.200\x091.145\x091.093\x091.045\x091.000\x090.96\x090.921
幅 度m\x0933\x0934\x0935\x0936\x0937\x0938\x0939
起重量t\x090.884\x090.85\x090.818\x090.788\x090.76\x090.732\x090.706
幅 度m\x0940\x0941\x0942\x09\x09\x09\x09
起重量t\x090.682\x090.695\x090.636\x09\x09\x09\x09
起重量与幅度对应公式塔吊基础设计计算公式:Q=44522÷(R-0.4)-170
这里有一些数据可以参考,塔吊基础设计计算公式你可以看一下
塔吊基础设计计算公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塔吊基础计算书、塔吊基础设计计算公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